今晚别睡觉!否则你将错过三年来唯一的一场血月凌空

资讯 » 新科技 2025-09-07

北京时间今晚(9月7日)深夜至明天凌晨,夜空中将上演一场月全食:平日里皎洁的一轮明月,会悄然“染”上一层神秘的古铜红色,化作“血月”高悬天际

这并非不祥之兆,恰恰相反,这是我们脚下的地球为月亮献上的一场盛大光影表演。月全食发生时,地球正好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用自己庞大的身躯挡住了绝大部分直射的太阳光。然而,地球的大气层像一个精巧的滤光镜,它会筛选阳光,并将其中偏红色的光线折射到月球表面。

这抹红色,其实汇集了地球上所有正值日出与日落地带的霞光。换句话说,当我们在凝望那轮血月时,正是在欣赏我们这颗星球最温柔的暮曙光。


2018年1月31日的月全食拼图,可以“脑补”出地球影子的完整形象 | Steed & 夜空中国

对于中国的观测者而言,这样一幅融合了天体运行之美与地球大气之妙的景象,已经暌违了近三年。上一次能看到完整过程的月全食,还要追溯到2022年11月8日那晚。

即将到来的这一次,可以说是一场专为亚洲观众准备的“宇宙剧场”。就在半年前(3月14日),南北美洲的居民刚刚欣赏过一次月全食,当时我们无缘得见。这一次,轮到我们成为最佳观赏席上的主角,而美洲的朋友们则与它完全错过了。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拉开这场年度天象大戏的帷幕吧。

今晚来果壳直播间,一起欣赏月全食吧!

演出时刻表:5个多小时的宇宙大戏

月食是月球进入地球阴影而产生的现象,就像在月球这块银幕上放映电影一样。因此,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能看到月亮,月食上演的时间都是完全同步的


你可以像图中这样,在家里亲自实验“月食”的形成

这场大戏将从北京时间9月7日(周日)深夜开始,一直持续到8日(周一)凌晨,全程超过5个小时。

以下是详细的“节目单”:

23:28(9月7日)- 半影食始

地球的影子分为中央最暗的“本影”和外围较浅的“半影”。演出从月亮进入半影区开始。此刻,月面的亮度只会非常轻微地变暗,肉眼几乎无法察觉,更像是一种微妙的氛围变化。

00:27(9月8日)- 初亏

这是整场表演第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月球的边缘开始接触地球的“本影”,你将看到月亮仿佛被悄悄咬了一口,一个清晰的缺口出现了。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这个缺口会逐渐扩大,“吞食”整个月盘。


2023年10月29日的日偏食,今晚初亏后不久,也会出现这样一轮缺了口的月亮 | 杨天垚 & 马晓辉 & 夜空中国

01:30 - 食既(全食开始)

当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称为“食既”。此时,月亮并不会消失,而是会完全变为我们在开篇提到的古铜红色“血月”


2022年11月8日的月全食,摄于食既前后 | Yilun & 夜空中国

02:11 - 食甚

这是全食阶段的中心时刻,月亮抵达地球影子的最深处。理论上,此时的月亮颜色最深、最红,是观赏和拍摄“血月”的最佳时机。

02:52 - 生光(全食结束)

月球即将离开本影,其边缘会重新被直射的阳光照亮,宣告持续了1小时22分钟的全食精华时段结束。


2018年1月31日的月全食,在生光之后还有漫长的偏食阶段 | Steed & 夜空中国

03:56 - 复圆

高潮过后,月亮逐渐离开本影区,残缺的部分被一点点补全,最终在“复圆”这一刻,一轮完整的明月将重现夜空

04:55 - 半影食终

随着月球完全离开半影区,它的亮度也彻底恢复。至此,整场天象大戏正式落幕。


月食发生时,月球在天幕中自西向东穿过地球的阴影。把月全食这场“电影”画在这张时间轴上,每个时间点的意义也就一目了然了。记得要从右往左看哟。

温馨提示:月食的核心时段发生在周日深夜到周一凌晨。如果打算观赏,记得在周日晚上就做好准备,不要因为记成周一而错过了一整夜的精彩。

覆盖全国的观赏区

我们已经知道,月食的时间在全球是同步的。那么,决定你是否能看到月食的唯一条件,就变得非常简单:在月食发生时,你所在的地方能不能看到月亮。

这一次,答案令人欣喜。

中国几乎全境都位于绝佳的观赏区内,可以欣赏到月全食的完整过程 。

从东部的沿海城市到西部的帕米尔高原,月亮都会高悬夜空,静候地球影子的到来。只有在最东北角的极少数地区(如抚远市附近),月亮会在“半影食终”前的最后阶段落下,但这几乎不影响核心时段的观赏。对于广大的西部地区来说,当月全食达到“食甚”时,月亮正好运行到南方天空的最高处附近,观测条件堪称完美。


如果你把视野扩大到全球,就能更清楚地理解这次月食的“可见范围”。

亚洲与澳大利亚: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大部分地区、以及澳大利亚,是这次月全食的核心观赏区,能够看到从“初亏”到“复圆”的全过程。

欧洲与非洲: 对于更西边的欧洲和非洲大部分地区,当月食开始时,他们的天空才刚刚入夜,月亮正从东方地平线升起。因此,他们将看到一轮“带食而出”的月亮。



2018年7月27日出现在德国的血月带食而出 | 谭庆俞 & 夜空中国

太平洋与美洲: 而在中国以东的广阔太平洋上,越往东走,能看到月食的时间就越短,因为月亮会在表演结束前就早早落下。地球另一端的美洲大陆,则因为正值白天,与这场夜空中的大戏完全无缘。

简单来说,这是一场以亚洲为中心的“月食盛宴”。无论你身在中国的哪座城市,只要天气晴朗,抬头便能共赏这轮“天涯共此食”的红月。


会影响你看月全食的还有天气条件,这张月全食夜天气预报地图可以参考 | 风云梦远

三大看点:从视觉盛宴到硬核玩法

除了欣赏月亮由圆转缺、由白变红的全过程,这次月全食还有几个不容错过的亮点。

看点一:高悬天幕的“红月”

本次月全食发生在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午夜到后半夜,这意味着月亮届时会高悬于夜空


高挂的月亮有两大好处:首先,它能轻松越过城市中楼宇和树木的遮挡,让我们在自家的阳台或窗边就能一睹其风采;其次,较高的地平高度可以有效避开低空的气流扰动和污染物影响,看到的月亮会更加清晰、稳定,非常有利于摄影爱好者拍摄月面特写。

当然,对于风光摄影而言,高悬的月亮也是一个有趣的创意挑战。如何将它与地面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你可以尝试寻找城市中的高塔、地标建筑,或是利用古建筑的飞檐、现代桥梁的轮廓作为前景,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属于你的独特构图。


去野外的话,随着月光的消失,璀璨的星夜会在满月夜现身 | 黄小俗 & 夜空中国

看点二:与“血月”同现的行星们

当主角月亮的光芒逐渐隐去,夜空中的配角们便会悄然登场。

在月食期间,明亮的土星就在不远处静静陪伴,它的旁边,还有一颗需要借助望远镜才能看到的、遥远而幽暗的海王星。在月色黯淡的全食阶段,尝试在红月旁边捕捉海王星的身影,将是一次颇具挑战性的“寻宝”游戏。


2023年11月8日的月全食,在生光之后还有漫长的偏食阶段,当时天王星出现在血月旁边 | Kenny & 夜空中国

而当月食进入后半程,更加耀眼的金星和木星也会从东方地平线升起,与西方天幕的红月遥相呼应,共同点亮这个不眠之夜。

看点三:听见月亮的“回响”

除了用眼睛看,月全食还有一个非常“硬核”的玩法——用无线电“听”。全球的无线电爱好者会抓住这个时机,进行一场名为“月面反射通信”(Earth-Moon-Earth,简称EME)的实验。

简单来说,就是把月球当作一面挂在太空中的天然反射镜,将地球一端的无线电信号发射到月面,再由月面反射到地球的另一端,实现跨越洲际的通信。


月面反射通信(EME)原理示意图 | Urban Versis 32

月全食为此创造了绝佳的“静音”条件。通常,太阳会发出强烈的射电噪声,就像通话时旁边有个巨大的扬声器,持续干扰着微弱的信号。而月全食发生时,地球完美地挡在了太阳和月球之间,不仅遮蔽了光线,也屏蔽了来自太阳的射电噪声。这使得被月球反射回来的微弱信号变得格外干净,大大提高了通信成功率。

更有趣的是,这个实验不受天气影响。即便乌云遮蔽了月光,让目视观测者们抱憾而归,无线电信号依然能穿透云层,让爱好者们在另一个维度上“欣赏”这场天象。

今晚月全食全程模拟,先暏为快,但肯定没你亲眼看到的精彩 | timeanddate.com

无论是用肉眼欣赏一场纯粹的光影之美,用相机定格一张宇宙级的合影,还是用电台聆听来自月面的回响,今晚(后半夜)的这场月全食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宇宙对话的绝佳机会。

祝大家都能拥有一片晴朗的夜空。

作者:EasyNight

编辑:Steed

封面图Steed

一个AI

如果今晚你睡不着,那多半不会是为了守候月全食,而是因为明天又要上班了吧?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