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点独家丨阿里云首次出手具身智能,自变量完成近 10 亿元新融资

资讯 » 新科技 2025-09-08



资源正迅速向少数头部企业聚集。

文丨王与桐

程曼祺

我们独家获悉,具身智能公司自变量机器人(X Square Robot)完成近 10 亿元 A+ 轮融资,本轮由阿里云、国科投资领投,国开金融、红杉中国、渶策资本跟投,老股东美团、联想之星、君联资本追投。

自变量机器人成立于 2023 年 12 月,本轮前已完成 7 轮融资,总金额超 10 亿元。

这是阿里云首次投资具身智能企业。此前,阿里集团已经陆续投资了逐际动力、星动纪元、宇树机器人、星海图、灵心巧手等多家具身智能及产业链企业。一位从业者曾告诉我们,在去年上半年,阿里投完一圈基座大模型公司后,重点关注具身智能,“投了几乎所有具身智能公司”。

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兼 CEO 王潜,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其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被视为现代注意力机制早期的思想探索之一,提出了通过认知反馈引导神经网络聚焦关键特征的机制;在 USC(南加大)读博时,他的研究方向是 learning for robot manipulation,包括人机交互和家庭服务机器人等领域。

联合创始人兼 CTO 王昊是北大计算物理博士,曾任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 研究院)认知智能与自然语言中心的大模型团队算法负责人,负责开发的开源模型累计下载超百万。

中国具身智能创业公司大部分都是既做硬件本体、又做软件 “大脑”。其中有的像宇树那样侧重硬件本体和运动控制能力,有的则侧重软件算法和操作能力,如银河通用、星海图和千寻智能等。

自变量更偏向后者,用真实数据训练端到端具身大模型。

今年 8 月,自变量发布了与自研多模态大模型适配的轮式双臂仿人形机器人——量子 2 号(Quanta X2)。这款机器人全身具备 62 个自由度,有触觉感知能力,可触及 0-2 米的工作空间。

更早时的 2024 年 10 月,自变量已实现 WALL-A 系列 VLA(Vision-Language-Action)操作大模型,该模型希望构建统一的认知与行动框架:在统一表示空间(把不同模态的数据融合到一个共享空间中,以提升跨模态理解和生成能力)中同时处理感知、推理和行动任务,直接完成跨模态的因果推理和行动决策,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思考和行动。

今天自变量还开源了具身智能大模型 Wall-OSS,并公开了训练代码,支持开发者在自有机器人本体上微调和实际应用。

国内已有不少开源具身模型的机构和企业。仅在今年,就有智元、腾讯 Robotics X、阿里达摩院等开源了具身相关模型。

他们希望以开源设立技术标准,同时吸引更多开发者和硬件公司使用模型,从而获得更多样、更海量的数据;开源模型也能为自研本体硬件 “带货”。

曾有一位投行从业者告诉我们,一些投资人误判了具身智能行业的融资前景,认为人形机器人离真正创造价值还比较远,不值得投资;但实际上,政策、市场预期等多种因素,给尚处早期的具身智能带来了大额交易机会。

今年以来,具身智能领域频频出现单笔 5 亿元人民币级别的融资,除自变量外,还有宇树、银河通用、千寻智能、星动纪元、逐级动力、它石智航等。

一方面,工信部、科技部等多部门陆续出台政策,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列为战略性发展方向,今年 “具身智能” 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另一方面,中国本就有完善的硬件供应链体系,这让制造机器人本体的成本更低,速度更快。同时,二级市场机器人板块行情走高,为早期投资提供了退出预期,会吸引更多机构布局具身智能赛道。

国有资本、地方基金,以及互联网大公司已成为最重要的投资方。

据 IT 桔子,2025 年已发生的融资事件中,国资及地方基金参与的超 30 起,其中国投创合、北京国管、上海国资等多次出手。

大科技公司中,除上文提及的阿里,京东在今年密集投资了千寻智能、众擎机器人、逐际动力;美团投资了宇树、银河通用、它石智航、星海图等多家具身智能公司,本次也超额跟投了自变量机器人。这些投资,一方面是为大公司自研大模型寻找硬件载体,另一方面也是为他们线下业务探索自动化解决方案。

国资和大公司出手的对象多有重复。在宇树等头部企业即将上市的预期下,具身智能第一、第二梯队的头部企业短期内仍将获得资本关注。

题图自变量机器人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