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大会“机器人小镇”,集结超100款机器人共绘未来应用图景

资讯 » 新科技 2025-09-11



见过机器人“大佬”聚首的场面吗?如果没有,不妨去2025年Inclusion·外滩大会特别设立的“机器人小镇”看看。

在这里,张江机器人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合肥科大硅谷、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组成四大机器人展团,邀请40家知名具身智能企业,包括青龙、智元、开普勒、傅利叶等本体公司,帕西尼、无限工坊、爱观视觉等上下游企业,超过100款机器人齐刷刷亮出拿手绝活。

于是,你会在“机器人小镇”看到:只需充电一小时,就能连续工作八小时的机器人“卷王”;可以自然行走,还能语音对话的全球首款双足行走智能仿生恐龙;能像中医一样“望闻问切”的智能按摩理疗机器人……

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真实场景,让曾经的科幻照进现实。可以预见,机器人深入千行百业、步入千家万户的应用图景正在加速展开。



外滩大会“机器人小镇”。海沙尔摄

从简单场景到复杂环境

走进“机器人小镇”,墙壁上一副巨大的“劳动最光荣”横幅诙谐地点出行业当下的最新趋势——产业上下游你追我赶地突破技术瓶颈,机器人成为人类“同事”指日可待。

想要喝咖啡,有影智科技打造的XBOT Lite 咖啡机器人,110秒即可完成两杯制作,单日最高产能超500杯。需要送快递,有推行科技带来的Carri FLEX,配备六自由度单臂机械臂,轻松完成抓取、放置、按压等多种精细化动作。还有即将进厂的“蓝领”开普勒K2大黄蜂,实现“充电1小时,连干8小时”的超长续航和双臂协同搬运30公斤的大负载能力,可赋能智能制造、特种作业、科研数采等多种应用场景。

“工业机器人技术要点之一是其结构能否支持长时间工作。‘大黄蜂’采用线性关节,能够做到电机不发热,让机器人在长时间的连续工作中保持稳定。”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中国业务负责人张梅魁告诉记者,开普勒已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商业化落地。


“机器人小镇”内的开普勒K2大黄蜂机器人。海沙尔摄

正如张梅魁所说,要让机器人进入更多岗位,需要开发更先进的零部件。上海集聚诸多上游企业,从不同赛道齐头并进。如菲零科技在“机器人小镇”上展出的一款刚柔并济的“灵巧手”,不仅具备弹性的被动柔顺功能,还以一体化的传感器和传动件,实现了低成本的力觉和触觉感知。爱观视觉科技创建了仿生双眼立体视觉的理论体系,结合视网膜的信号处理机制、小脑、大脑等的信息处理功能,开发出一系列高度智能化的仿生双眼视觉方案。

而要让机器人进一步“解锁”更多工作场景,还需突破一道重要关卡——相较于以前在结构化环境中进行重复劳动,如何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理解、推理和适应变化的任务。

“关键要让机器人拥有像人类一样的‘大脑’,可以自主处理感觉信息、控制运动,进行独立地思考、推理、决策等。”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市场总监曹粲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创新中心完成了“国内首个基于扩散架构人形机器人任务生成式模型”“国内首个多模态人形机器人任务执行系统”等30余项核心技术成果。首台植入其“最强大脑”的全栈自研机器人整机“贡嘎一号”也来到“机器人小镇”现场,展示出在执行大空间和跨空间任务中拥有的长视野推理规划能力。

在“机器人小镇”上可以看到,训练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的应变能力,将大幅提升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实用性,也是行业大势所趋。智元机器人就推出了多款适应不同环境的机器人。如远征A2-W,通过搭载多模态感知与动态避障功能,能够实时识别人员、周转箱及其他障碍物,自主规划路径、调整或暂停作业,从而实现高效协作。作为智元工业场景的主力产品,A2-W涵盖搬运、分拣、组装等多种工种,已实现小批量商用部署。

从有“智商”到有“情商”

未来,机器人除了能够识别更多真实世界中的复杂场景外,或许还能够像科幻电影中那样——读懂“人心”。

在机器人小镇现场可以看到,一部分企业通过为机器人加装“感官”“皮肤”等拟人化的设备,正在逐步为机器人增添“情商”。

“情商”的一个维度是能够感知人类情绪。傅利叶展出的最新的GR—3,就是一款专为交互陪伴打造的人形机器人。除了拥有亲和的柔性外观外,GR—3配备了傅利叶自研的全感交互系统,包括由结构光与RGB广角镜头组合的摄像头模组作为视觉感知、由支持声源定位的4个麦克风阵列组成听觉系统、由头部与躯干共分布的31个传感器构成的触觉感知阵列。

“机器人就像有了知觉,能够给到使用者更拟人化的回应和交互。”傅利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GR-3日前已开启预售,未来主攻两大需求。一是社交陪伴,聚焦人机情感连接,适用于公共空间、教育等场景,为独居老人、儿童等群体提供交流与陪伴;二是辅助陪护,基于情感陪伴延伸服务功能,实现日常照护、慢病管理与康复训练,满足康养机构等的实际需求。

“情商”的另一个维度是懂得给予人类“情绪价值”,通过表情、语言等形式进行有温度的表达。在“机器人小镇”里,一款仿生人脸的半身胸像机器人吸引不少观众与她进行对话;同时,机器人可以进行唱歌等演示。

这是无论科技带来的多模态交互机器人,通过高达34个自由度的头面部结构、自研的人机交互算法,该款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表现出细微的表情变化,还能够通过与使用者不断的交流,学习理解对方的性格,从而在交互中,给予恰当的回应。


无论科技带来的多模态交互机器人。受访者供图

“我们的愿景就是打造具有‘生命力’的机器人,希望它能够理解人的意图,用人类一样生动自然的表达方式跟大家交流。”无论科技联合创始人、运营总监胡丽康说,该款机器人可适用于情感陪护、教育科研、导览讲解等领域。

随着社会结构变革、“孤独经济”兴起,人性情感需求增长让不少企业看到陪伴型机器人赛道的潜力。如阿拉丁智能机器人在“机器人小镇”首发首款情感陪伴与情绪抚慰机器人,凭300余种表情配置实现情绪追踪反馈,还能依托AI心理大模型开展生成式情感陪伴聊天。芙崽的机器人则更像潮玩,给到参观者撸毛反应、仿生震动及自然体温等拟真互动,还可进行毛毛语、人类语言双模对话切换,主动给予用户心灵按摩,成为用户的情绪管家。

原标题:《外滩大会“机器人小镇”,集结超100款机器人共绘未来应用图景》

栏目主编:张杨 题图海沙尔摄

作者:解放日报 叶宇 吴恺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