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的上海车展上,上汽通用别克品牌正式推出全新“逍遥”超级融合架构、高端子品牌“至境”及奥特能2.0平台。
7月16日,作为“至境”子品牌首款车型,增程式SUV至境L7首度亮相并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不到一个月后,8月7日,别克正式发布了自研的“真龙”增程系统,并宣布将率先搭载于至境L7。
9月,新车上市前,别克便以技术致敬众多新势力车企,显示出别克的自信与底气。
15日,至境L7正式亮相。至此,宣发到达高潮,至境L7终于在发布会上表现出他的硬实力!
强化学习,为什么要重视?
会上别出心裁设置三大高难度实测项目:极窄车位垂直泊入、断头路垂直泊车,以及断头路逆向限位器水平泊入,全面覆盖用户日常高频遇到的泊车痛点。至境L7全部顺利通过,展示出领先的智能驾驶辅助能力。
而这一切,得益于其首发搭载的Momenta R6强化学习飞轮大模型——这是中国首款真正实现量产落地的端到端强化学习模型。
该模型基于超过30亿公里真实驾驶数据训练而成,通过持续与环境交互、试错优化策略,在安全性、拟人化驾驶风格与通行效率方面实现显著突破。
尤其在应对加塞、鬼探头、盲区遮挡等极端场景时表现更加精准从容,呈现出接近人类驾驶的决策水平。
也因此,至境L7成为行业首批实现“无断点”城市NOA的车型之一,并创新推出“多步变一步、不停车一键泊入”等全场景智能泊车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至境L7亦是Momenta第六代飞轮模型的首发车型。此前,包括丰田、日产及多个国内品牌所用均为其第五代方案。别克能获此突破,离不开通用汽车此前累计4亿美元股权投资所争取到的深度合作机会。
智能座舱方面,至境L7全球首搭高通SA8775P芯片。其神经网络算力高达72 TOPS,远超目前主流的高通8155,为多屏联动、语音交互及沉浸式场景应用提供强大算力基础。
增程,别克是最早的践行者
尽管在公众认知中增程技术常与新势力品牌关联,但别克实为这一路线的早期开拓者。早在2007年,通用汽车就开发出第一代增程式电动车——雪佛兰Volt,并于2011年引入中国市场。上汽通用汽车别克市场营销部长薛海涛坦言,“我们起个大早,赶了晚集”。当时中国新能源市场尚未成熟,而如今增程SUV已逐渐成为主流,单月销量破万的车型屡见不鲜。
而目前市面上搭载増程器的车型,如果增程器与电机之间的协同调控不够精准,整个增程系统就容易沦为鸡肋。一旦电池电量告急,车辆性能便会急剧下滑——加速疲软、超车困难,高速行驶时的表现甚至不及同级别燃油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点一条龙,没电一条虫。
这本质上是一个技术上的两难:既要求增程器在多数时候维持“无感”运行,又需要它在关键时段及时“发力”。研发能力有限的车企,往往倾向于避实就虚,转而将消费者的注意力引向“冰箱、彩电、大沙发”这类舒适性配置,至于三电系统的真实表现,则只维持在“勉强可用”的水平。
但一款优秀的增程车型,绝不应满足于“能用就行”。智能电动汽车的确呈现出消费电子化的特性,然而手机可以两三年一换,汽车却属于大宗耐用消费品,绝大多数家庭不可能频繁更替——它的技术底蕴与长期可靠性,才真正决定一辆车的价值。
至境L7所搭载的,是通用第三代增程系统。其核心为一台荣获“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的LD3 1.5T混动专用增程器,额定功率115kW,最大扭矩230N·m。纯电续航达302公里、配合最高功率252kW的驱动电机,该系统在发电功率、纯电续航、NVH静谧性和“亏电不差力”等多个维度实现突破,攻克了增程车在低电量状态下动力衰减的普遍痛点。
写在最后:
新车高度还原概念车设计语言。前脸采用封闭式中网与主动式进气格栅,大灯造型犀利且辨识度高,配合镀铬前唇饰条,精致而不失科技感。车侧为大溜背搭配隐藏式门把手,贯穿式镀铬窗线延伸至D柱,翼子板处镶嵌Avenir艾维亚专属标识。尾部则采用贯穿式灯组与可发光Logo,后包围镀铬饰条与前脸呼应,整体造型简约而动感。
至境L7的推出,是别克品牌全面电动化的重要落子,也体现出传统车企依托体系力与技术沉淀,新能源高端市场,或许真要变天了!
相关文章
2025-09-176阅读
2025-09-176阅读
2025-09-176阅读
2025-09-176阅读
2025-09-176阅读
2025-09-176阅读
2025-09-176阅读
2025-09-176阅读
2025-09-176阅读
2025-09-17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