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问AI:我会被你取代吗?AI:不擅长使用我的会被取代

资讯 » 新科技 2025-10-16

10月16日,主题为“保护传承 创新共享——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首届文物保护利用大会在四川泸州开幕。

在当天下午的沙龙上,来自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和天津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们,围绕文物数字化保护议题,探讨了在人工智能时代下,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所面对的影响与变革。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刘志岩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人工智能的“使用初感受”:第一次下载了某大语言模型软件后,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作为一个考古学家,我会被AI取代吗?”

AI回答他:“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备受关注的问题,我的核心观点是考古学家不会被AI取代,但它会深刻变革考古学的工作方式。未来,善于使用AI的考古学家将取代那些不擅长使用AI的考古学家。”

在刘志岩看来,AI算法结合遥感技术,可以大大增强考古工作的远程探测能力,将点状的、零散的信息,编织成更完整的图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算,给考古工作者提供未来关注的方向,“借助AI,我们目前和中科院一起,正在青藏高原上逐渐复原十万年以来丹尼索瓦人的迁徙路线。”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许多专业领域的研究方法,驱动着科学研究进入新的时代。通过其迅速处理海量数据的超能力,AI在帮助考古学家们进行费时费力的陶器分类和智能拼对方面,确实可以极大提升效率。

刘志岩同时也提到了AI“编造事实”等需要注意和警惕的问题,但在可见的近未来,人工智能在考古学研究中必将迎来更为广泛的应用,“AI就像一个赋能工具,让传统考古学焕发新的活力,帮助人类更深入地认知自身的历史。”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苏静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