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产业崛起长三角!这场“星辰之上的变革”,谁在操盘?
2025年9月,国内中大型液体商业运载火箭领域龙头企业天兵科技传来捷报——圆满完成天龙三号一子级全系统试车。这一成果标志着,国内商业火箭初步具备“一箭多星”批量发射的工程能力;10月中旬,东方空间自主研制的引力一号(遥二)·海澜之家号运载火箭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发射成功,该火箭曾创造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民商火箭、中国首型捆绑式民商火箭等多项纪录。
鲜少有人知晓,天兵科技和东方空间茁壮成长的根基,正是位于看似低调、名不见经传,却暗藏雄厚产业链实力的无锡市梁溪区。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宏大棋局中,梁溪并非传统的航天产业强区,却在短短数年内实现空天产业“从0到1”的突破:其空天产业生态成功入选国家级改革案例,区内重点项目梁溪空天产业园跻身“中国商业航天十大园区”,并被纳入无锡零碳园区培育名单。东方空间、天兵科技、银河航天、氦星光联、紫微科技等行业领军企业相继落子,逐步构建起“造火箭-造卫星-发卫星-用卫星”的全产业链雏形。
这场变革的核心推手,首先是梁溪区的政策合力。作为全区12个产业生态圈之一,梁溪区空天产业生态圈制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瞄准了火箭、卫星制造与空间信息应用三大产业链。该区将通过“链主”企业带动与开放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构建从关键部件、整星制造到通导遥服务的空天产业生态。其目标是清晰的野心:到2025年,引育超过150家上下游企业,推动产业规模向300亿元迈进,力图转型为全国空天产业的新兴聚集区。
其次则是梁溪产业发展集团(简称“梁溪产发集团”)背后的努力。作为区属国企,它摒弃传统“招商引资”路径,以“产业生态培育者”的姿态,通过“资本引力”“智慧沃土”“人才高地”三大核心策略,为梁溪空天产业注入澎湃动能。
创新驱动:从“产业空白”
到“全国空天重镇”的逆袭
梁溪能在空天产业赛道中快速突围,核心在于精准把握自身优势,走出一条“错位竞争”之路。
其底气首先源于无锡深厚的产业根基。多年来,无锡在半导体、物联网、精密制造等领域积累了雄厚底蕴——这些看似与“太空”无关的产业,恰恰是空天装备研发的关键支撑。无论是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所需的高精度传感器,还是火箭发动机制造依赖的精密机械加工能力,无锡的产业集群都能提供本地化配套,为梁溪发展空天产业奠定先天优势。
而“西研东产”跨区域协作模式,则成为梁溪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
梁溪产发集团敏锐洞察到,以西安为核心的西部地区拥有顶尖航天科研资源(如西北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长三角地区则具备完善的制造链条、充足的市场需求与资本活力。
基于此,两地协同、一拍即合,梁溪区和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联合打造了太湖空天动力研究院,“研发孵化在西安,产业化转化在梁溪”的高效闭环应运而生:以天兵科技、东方空间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在西安专攻核心技术突破,梁溪则提供生产场地、供应链配套与市场对接支持,让实验室的“技术图纸”快速转化为可落地的“实体产品”。
这种模式的吸引力,迅速转化为头部企业的“用脚投票”,纷纷选择落子梁溪。
2024年2月,天兵科技将液体火箭研制基地落地梁溪,主要承担天龙二号、天龙二号改液体火箭的总装总测和批量生产任务,计划2026年3月正式投产,达产后有望年产20发运载火箭;此外,东方空间的液体火箭研制基地、氦星光联的激光通信研制基地、银河航天能源智慧工厂相继落子;紫微科技更是将国内首个“智造基地”——B300系列商业货运飞船厂房建在梁溪,成为区域空天产业的“标杆项目”。
此外,星移联信总部及智能化载荷生产基地项目在梁溪卫星物联网产业基地落地,聚焦打造国内商业航天赛道头部卫星通信载荷项目;遨天科技与梁溪空天科技公司合资成立遨天巡宇,在梁溪建设天基空间碎片监测星座基地,专注卫星和数据业务,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星地一体化工程整体方案。
截至2025年9月,梁溪空天产业园已集聚空天领域企业数十家,覆盖火箭研制、卫星制造、空间信息应用三大核心赛道,形成“上游核心零部件研发—中游箭星总装—下游卫星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根据规划,梁溪将在今年力争形成三大百亿级生态圈——百亿级火箭制造生态圈、百亿级卫星产业生态圈、百亿级空间信息应用生态圈,朝着“长三角空天重镇”的目标稳步迈进。
资本引力:“耐心资本”浇灌成长
“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
空天产业属“重投入、长周期”领域,市场化的单一资本难以承受风险。梁溪产发集团的破局之道,是构建以“耐心资本”为核心的多层次资本运作体系,让资本成为产业成长的“源头活水”。
这套体系的“核心骨架”,是两大百亿级母基金与多支专项基金的协同布局。
梁溪产发集团与梁溪科技城发展集团合作设立100亿科创母基金,明确将空天领域作为重点投资方向;同时,联合锡创投等机构设立空天科技基金等专项基金,形成“母基金引领+专项基金聚焦”的格局。
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梁溪产发集团成立全国首个地方性商业航天国企平台——梁溪空天科技公司。该公司对落地企业统一运营管理,借助大型“链主企业”的带动效应,助推新兴未来产业在梁溪做大做强。目前,公司正全力推进天基空间碎片星座、空天产业测试试验共享中心、整星制造超级工厂、空天发展联盟等关键项目建设。
在投资实践中,梁溪产发集团的成果斐然。
截至目前,集团已参与投资18只基金,基金总规模达400.37亿元,累计投资项目93个。其中,集团认缴出资总额为74.37亿元,已完成实缴42.7亿元;梁溪科创母基金与数字经济母基金合计规模120亿元,完成投资项目84个,其中25个优质项目成功在梁溪落地,形成显著的产业集聚效应。
近期,国内首单3亿元空天科技债成功发行,标志着梁溪产发集团在深化“产业集群+特色园区”的金融创新上取得里程碑式成果。
此外,“投后赋能”理念贯穿着梁溪产发集团的投资全流程。
以国内唯一掌握太空飞船技术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紫微科技为例,公司在梁溪产发集团和梁溪智能制造的支持下,B300小型商业货运飞船厂房成为梁溪区第一个落成的智造基地,标志紫微科技产业化进程迈入新阶段。
而作为链主企业的天兵科技,在C++轮融资中获得梁溪科创母基金的支持后,不仅加速了基地建设,更与梁溪区达成共识——合力攻关核心技术,协同链上企业,强化金融赋能,共同构建“星、箭、网、端”于一体的空天产业生态圈。
这种“金融+产业”、“基金+项目”的双向赋能,让梁溪产发集团以“耐心资本”全过程陪伴企业成长,为中国空天产业“自主可控”提供硬核支撑。
智慧沃土:产业链资源联动
打造数字化协同园区
120万平方米的梁溪空天产业园,是梁溪产发集团以“第五代产业园区”为标杆打造的“发展生态”:核心是从“筑巢引凤”升级为“营城聚产”,让园区既是“生产空间”,也是“服务载体”。
“企航家”一站式服务中心是园区服务的“核心枢纽”。该中心构建“15分钟+24小时”园区服务圈,涵盖创业孵化、政务咨询、工商财税、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增值服务。今年9月,服务中心推出的“梁溪区政务服务流动驿站”正式启用,通过将数字化、智能化服务窗口直接送至企业门口,有效打通便民惠企的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智能化管理是园区运营的“智慧大脑”。
梁溪产发集团旗下的融联科技,自主研发了AIBS园区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园区运行动态、设备资产、安全风险等全流程的可视、可管与可控。以卫星产业研制基地为例,该平台已常态化运行,为氦星光联等入驻企业提供全流程智慧化服务保障;同时,融联科技将机器人集群、AI大脑等前沿技术引入园区,实现导览、安防、清洁等服务的标准化输出,服务响应速度提升75%。
未来,梁溪产发集团还将进一步搭建数字化公共服务云平台、共享制造平台与供应链信息服务平台,持续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在绿色发展层面,梁溪空天产业园将生态文明融入建设细节。园区广泛应用节能灯具、节水器具、保温隔热材料等绿色建筑技术,降低建筑能耗;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园区提供清洁能源;采用透水砖、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海绵城市”建设方式,提升生态系统“弹性”。这些举措践行绿色低碳理念,让园区成为“宜居宜业”的典范。
人才高地:应用推动
“智力磁场”逐步成型
城市空天产业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梁溪产发集团不仅“筑巢引凤”,更注重“固巢养凤”,通过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形成强大的人才“磁场”。
这一“磁场”的核心,是与顶尖高校、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
梁溪产发集团牵线搭桥,与西北工业大学合作共建太湖空天动力研究院,引进核心研发人才,并将前沿科研成果与梁溪产业化能力无缝对接,打造“技术研发—中试平台—应用场景”于一体的创新孵化器;而为了充分利用粤港澳的创新浪潮与西部科研硬实力,梁溪产发集团在异地设立深圳前海深溪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安西三角创新中心,目前已吸引23家科技企业入驻,推动4项关键技术产业化。
此外,梁溪产发集团还依托长三角科教资源,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为人才引进与联合培养开辟广阔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集团参与设立了总规模3000万美元的新加坡天使基金,专注于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契合无锡优势产业集群的创新型企业直投项目。今年8月,该基金投资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功能智能材料研究院梁溪成果转化基地正式揭牌。
梁溪产发集团打造的“第五代园区”,更将高品质居住、餐饮、医疗、教育资源整合一体,为人才营造“类海外”的国际化社区环境——让人才既能在梁溪实现空天梦想,也能享受美好生活。从“西研东产”的跨区域协作,到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梁溪正逐步成为空天领域人才的“向往之地”。
未来:从“产业园”
到“太空城”的星辰之约
站在新的发展节点,梁溪产发集团的目光已投向更遥远的“星辰大海”——推动梁溪从“空天产业园”,升级为功能完备、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太空城”。这一愿景基于“政策-技术-资本”的良性循环,有着清晰的实现路径。
未来的“太空城”,将以空天实业为核心引擎。梁溪产发集团将主导推进星座建设和商业飞船项目,力争完成10颗手机直连验证星座的发射,实现年产300台火箭发动机的批量生产能力,为中国商业航天规模化发展提供支撑;同时,围绕商业飞船、卫星载体,积极探索商业模式闭环,让太空探索从“技术突破”走向“市场应用”。
可以想见,来自梁溪的资本助力将持续深化。科创母基金、数字经济母基金与空天专项基金将继续发挥引导作用,以“耐心资本”发掘和培育更多具有颠覆性技术的“隐形冠军”;通过“招投联动”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链条。
最关键的是产城融合,这是“太空城”的灵魂。梁溪产发集团将整合居住、教育、医疗、商业资源,打造“类海外”国际化社区;建设空天产业展示馆、星际公园等设施,丰富人才文化生活;举办空天主题活动,吸引全球创新资源汇聚——让梁溪不仅是“空天产业高地”,更是“产城融合典范”。
从“产业空白区”到“长三角空天重镇”,再到未来的“太空城”,梁溪的变革,是梁溪产发集团以国企担当、市场智慧与长远眼光操盘的结果。在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背景下,梁溪的实践为城市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借鉴:唯有找准优势、培育生态、耐心陪伴,才能在新兴赛道中实现突破。
正如天龙三号火箭奔向太空的轨迹,梁溪空天产业的未来,正沿着清晰的路径稳步前行。这场与星辰的约定,终将在梁溪这片土地的星空之上,划出瑰丽壮观的最美弧线。
相关文章
2025-10-2014阅读
2025-10-2014阅读
2025-10-2014阅读
2025-10-2014阅读
2025-10-2014阅读
2025-10-2014阅读
2025-10-2014阅读
2025-10-2014阅读
2025-10-2014阅读
2025-10-201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