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复兴岛最近又火出圈了!就在上个周末,“干杯音乐节”在位于上海杨浦的复兴岛船台PARK热热闹闹地开场了。这可是黄浦江上唯一的内陆岛头一回迎来大型音乐节,那场面,简直嗨翻了。
刚刚过去的夏天,小红书还把复兴岛打造成了全球首座二次元“痛岛”。这种“线上种草—线下引爆—全域消费”的模式,就像给消费加了一把猛火,成了拉动消费的“秘密武器”。
今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了2025年各项重点任务的“头把交椅”。前三季度,上海GDP增速达到5.5%,跑赢全国平均水平。这亮眼成绩的背后,既有传统产业的“智慧变身”,也有消费场景创新带来的“华丽蜕变”。前三季度,上海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12302.77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半年还提高了2.6个百分点。
在上海,消费增长可不只是靠流量的直接“变现”,更在于消费场景的不断“上新”。新型消费就像坐了火箭一样快速发展,“IP+消费”这些新玩法特别受大家欢迎,给上海的消费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就拿吉伊卡哇(chiikawa)来说,以上海为“首发站”,中国内地首家线下官方旗舰店正式开业后,好多消费者专程从全国各地赶来。这次开业可不简单,不仅是该IP首次在中国落地线下门店,还融入了上海本土文化的限定形象,和多元城市互动场景完美结合,像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
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联动,在上海也有不少创新玩法。BilibiliWorld 2025(简称BW)、小红书复兴岛“Red Land”就像两块大磁铁,吸引了全国各地年轻人一波又一波地奔赴上海。《排球少年》舞台剧首次在中国大陆巡演,首站选在了前滩31演艺中心,每张“门票”都成了撬动消费的小杠杆,带动前滩商圈周边的餐饮、住宿消费蹭蹭往上涨。
提振消费可不只是关乎经济发展,它还和咱们老百姓提升生活品质息息相关。上海把提振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就像找到了扩大内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两轮10亿元“乐上海”服务消费券的发放,还有“以旧换新”的政策,就像给消费加上了“涡轮增压”,发挥了刺激消费的乘数效应,让政策温暖流进了千家万户,成了拉动消费增长的强大动力。同时,通过“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等品牌活动,持续放大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让消费成了经济增长的“超级引擎”。
“十五五”的号角已经吹响,上海正抢抓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全力构筑未来发展优势。抓住消费者的“心”,通过活动、产品、服务、政策的“组合拳”,提升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全球吸引力,把客流和消费流量的瞬时“潮汐效应”变成可持续的“长尾效应”,上海正在不断探索,构建“增收 - 提质 - 创新”的消费生态闭环,让老百姓有钱花,有好产品值得花,有新场景愿意花。
这样的上海,你怎能没有更多期待?
原标题:《找到“金钥匙” 发动“超级引擎”丨新民述评》
栏目编辑:郁晶陶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方翔
题图东方IC
相关文章
2025-10-2321阅读
2025-10-2321阅读
2025-10-2321阅读
2025-10-2321阅读
2025-10-2321阅读
2025-10-2321阅读
2025-10-2321阅读
2025-10-2321阅读
2025-10-2321阅读
2025-10-232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