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网友发视频称,网上一些用来查询食品配料表的软件并不靠谱,一度出现“香烟非常健康”的结果。
视频发出后,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这类软件纯属“智商税”,也有网友觉得,可以用作日常购物的参考。对此,潇湘晨报记者前往一大型商超进行测试。
![]()
而在便捷食品区,一款常见的方便面被标注为“100分优秀”的鉴定结果,并且显示“不含有任何添加剂”。
![]()
在测试某款酱板鸭的环节,多个软件给出了完全相反的结果,一款软件给出了94分的高分,并标注为“优秀”,但另一款软件则给出了高风险,不推荐食用的结论。
![]()
对于不少网友调侃配料软件测评香烟有误一事,记者测评中,一款软件给出与网友测试相同的结果:A级,非常健康,纯天然。
![]()
测试中,有食品产品的条形码识别失败,显示“无产品信息”;另有软件可以显示配料信息,但软件给出的数据和食品包装上的数据存在一定差异。
![]()
![]()
有网友表示,这些查询软件可以提供参考,但也有网友表示自己不会相信。更有部分网友认为,这类软件的识别能力、分析效果与软件设计、自身数据库大小有关,因此担心通过拍照上传的方式,是否会泄露个人隐私。
有律师指出,面对AI的“低级错误”,消费者权益首当其冲。付费服务却提供错误信息,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真实情况的权利。若因轻信此类“AI食品鉴定”导致健康或财产损失,消费者有权向服务提供者追责。
编辑: 张博忺
相关文章
2025-10-2719阅读
2025-10-2719阅读
2025-10-2719阅读
2025-10-2719阅读
2025-10-2719阅读
2025-10-2719阅读
2025-10-2719阅读
2025-10-2719阅读
2025-10-2719阅读
2025-10-271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