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三轮”到“全球潮品”,这里的“三蹦子”何以“闯世界”

资讯 » 新科技 2025-11-02

  新华社南京11月2日电(记者何磊静、毛俊)曾被视为“草根”象征的中国电动三轮车,正以轻巧实用、性价比高的独特魅力驶向全球,成为欧美庭院、东南亚市集和南美庄园小道上的“新风景”。这股风潮背后,是江苏徐州丰县从贫困县成为全球最大电动三轮车生产基地的故事。


  10月16日,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电动车生产企业内准备发货的电动三轮车。新华社记者 毛俊 摄

  上世纪80年代,丰县还以果树种植为主。为减轻搬运负担,脚踏三轮车走进农户家,催生了本地作坊式三轮车制造。谁曾想,这个“土里土气”的行当,日后竟成为小城撬动全球市场的支点。

  2000年左右,两轮电动车悄然兴起。丰县农民康云清灵光一闪:“自行车能电动,三轮车为啥不行?”他凑齐部件,改装出全县第一辆电动三轮车,并于2002年创办企业,拉开了产业序幕。随后几年,一批丰县企业押注此赛道。至2010年,丰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电动三轮车生产基地之一。


  10月16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电动车生产企业车间内,工人将组装好的电动车开下线。新华社记者 毛俊 摄

  如今的丰县电动车产业园正热火朝天。在江苏宗申车业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人手臂精准焊接、涂装,车辆快速下线。该公司产品已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推进的钠电新能源项目,到2026年可实现200万辆产能。在徐州美邦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8条生产线全速运转,最快40多秒即可组装一辆车。公司总经办负责人刁亚斌表示,其长期坚持“智造”与创新,拥有77项国家专利。


  10月16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电动车生产企业车间内,工人在焊接电动三轮车配件。新华社记者 毛俊 摄

  成熟的产业链是丰县“三蹦子”的核心优势。多家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在丰县就能配齐零件,众多上下游企业就近配套。完整的产业链带来了强大的成本优势和市场韧性。产品形态也随之不断突破——从农用到物流,从环卫到旅游观光,定制车型应有尽有。许多车辆还配备了液晶大屏、冷暖空调,并能蓝牙解锁、联网。江苏珠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银虎介绍,公司会提前调研目标市场的道路状况、政策法规及驾驶习惯,对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

  “三蹦子”已成为丰县与世界对话的鲜活名片。当地每年举办的展会吸引大批海外采购商。目前,丰县已形成产业集群,电动三轮车年产能突破500万辆,占全国60%以上市场份额。今年1-9月,全县规上电动车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1.7%,外贸进出口额增长41.5%。


  10月16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电动车生产企业车间内,工人在组装电动三轮车。新华社记者 毛俊 摄

  站在新起点,丰县瞄准产业高端化方向,通过建立研究院、深化产学研合作、系统部署强链延链等行动,拓展专用、特种车辆领域,2025年成功签约新能源专用车等项目22个,计划投资额达121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