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广州创新力大会近日召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人才供需、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落地过程中的难题也逐渐出现。针对相关问题,大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新业态、新场景等主题,此次大会设置了圆桌环节。广东智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微软公司前首席技术顾问管震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根本目的是要为服务生产力,实现工程化的落地,要解决大模型在落地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要在生产环节融入AI技术,另一方面是借助AI技术帮助决策者做好决策才能实现“人工智能+”。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大模型的落地与转化也成为了重要挑战,这要求不仅要有强大的算力和先进的算法,更要有合适的应用场景和对应的人才团队。管震还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行业目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状,即人工智能还较难应用到不同的场景当中,这其间还存在着产业端不懂人工智能行业、人工智能行业也不懂产业端的情况。
要让两端相通,管震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通过人工智能本身去找到不同产业的落脚点,发掘真正的需求;二是产业端从业者先把人工智能用起来,让人工智能变成一种日常辅助工具,当传统产业的人习惯以人工智能来辅助自己时,产业和人工智能的互动才能实现;三是利用合适的工具平台来连接其他产业与人工智能。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模型的应用引发了行业内的技术革新和对高端人才的巨大需求,人才供需矛盾也不断出现。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院长蔡毅提到,面对这一挑战,企业和教育机构需共同努力,推进产教融合和产学研的合作,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和人才培养需求。“其实大模型技术出来以后,我们就意识到这是一场产业变革,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很多挑战,我们必须调整过去教授的课程体系,增设相关课程。另外在企业端,我们也希望学校能和它们做产学研合作来联合培养人才,企业也需要把实习或员工培训的内容前置到与学校的合作里面。这样会形成一些动力,来促使我们双方做更好的联合培养。”
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互动展区,小米汽车SU7和小米MIX Fold 4手机等最新智能产品集中亮相,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智能科技也成为热门话题。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武汉AI实验室负责人周代国表示,对AI的坚定投入是服务于小米“人车家全生态”的坚实基础,近5年小米的研发投入预计超1000亿,覆盖了4个核心技术赛道,AI就是其中之一。未来将实现AI在小米旗舰产品的全面赋能和应用。
此次大会,粤港澳大湾区多家企业的创新项目亦获颁“2023广州创新力大奖”,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13个项目获奖,包括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的“唯品会‘朝彻’大模型”、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低速无人驾驶全场景解决方案”“酷狗音乐·AIK”“悠饭E家食堂——数字化智慧食堂”等。
采写:南都记者 林文琪
相关文章
2024-08-070阅读
2024-08-070阅读
2024-08-070阅读
2024-08-070阅读
2024-08-070阅读
2024-08-070阅读
2024-08-070阅读
2024-08-070阅读
2024-08-070阅读
2024-08-07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