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安全乱象调查:5元一张的"通行证"如何威胁你的飞行安全?

资讯 » 科技探索 2025-07-01

近日,一则民航局发布的禁令在旅行人群中引发热议——明确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航班。这项规定本是为飞行安全加装的"防护锁",却意外揭开了一条隐秘的灰色产业链。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搜索"充电宝标贴",会出现令人震惊的结果。有商家公然售卖"20000mAh可上飞机"的容量标贴,25元就能买5个。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商家还提供"定制服务":只需提供所需尺寸,不需要任何认证文件,就能制作带3C标识的标贴。

"最近很多人买,就是为了过安检。"一位商家直言不讳地说。这些标贴不仅能让未认证的充电宝"合法化",还能让超容量的充电宝"瘦身"——用2万毫安时的标贴覆盖4万毫安时的真实容量。这意味着,一个本不能带上飞机的充电宝,花5元钱就能获得"登机资格"。

3C认证是我国为保障产品安全设立的强制性认证制度。正规渠道购买3C标志需要企业持认证证书向指定机构申请。但在灰色市场上,这个严肃的安全认证变成了可以随意买卖的"贴纸游戏"。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有商家以28元1260张的价格批量售卖充电宝3C标签。深圳一家印刷厂更是表示,100万枚标签只需七八百元就能生产,价格仅为正规渠道的1/40。这些厂家对业务来者不拒,声称"来图就能印",完全不顾及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

"贴上这种标贴的充电宝基本不可能通过安检。"一位机场安检人员表示,"正规充电宝的信息都是直接印制,贴的一看就是假的。"但他也坦言,在高峰时段,难免会有漏网之鱼。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标贴背后往往隐藏着"三无"厂家。记者调查发现,某热销标贴标注的生产商"深圳市卫来电子有限公司",在国家企业信用系统中根本查不到相关信息。

法律专家指出,这种造假行为已涉嫌违法犯罪。根据刑法规定,3C认证标志属于"国家机关证件"范畴,伪造3C标志可能构成变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包装印刷厂如果明知客户用途仍为其生产,也可能被认定为共犯。

"这不仅是欺诈问题,更是重大安全隐患。"法律专家吴文学表示,"如果因此导致安全事故,销售假标贴的商家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灰色交易正在向更隐蔽的方式转移。虽然部分平台已下架相关商品,但商家改用"引导拍其他链接+备注"的方式继续交易。有商家甚至专门制作了教程,教买家如何"完美覆盖原标识"。

这场关于充电宝安全的猫鼠游戏,暴露出的不仅是监管漏洞,更是部分商家对生命安全底线的漠视。当飞行安全可以被5元一张的贴纸轻易突破,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潜在受害者。

民航局的新规本意是筑牢安全防线,但要真正堵住漏洞,还需要电商平台加强审核、监管部门加大打击力度、消费者提高警惕。毕竟,在万米高空,任何安全隐患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下次出行前,请仔细检查你的充电宝——那些看似省事的"小聪明",很可能正威胁着你和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记住,真正的安全保障,从来不是一张贴纸能够给予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