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下半场持续发力,惠及更多消费者

资讯 » 新零售 2025-07-02

2025年进入下半年,以旧换新“国补”政策正以更精准、更高效的姿态持续发力,成为激活消费市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尽管部分地区曾因资金阶段性接续问题短暂调整补贴发放节奏,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明确回应,政策加力扩围方向不变,剩余1380亿元中央资金将按计划于7月、10月分批下达,叠加地方配套资金,全年补贴资金池规模预计超3000亿元,为消费市场注入持续动能。

从政策落地效果看,以旧换新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已显露成效。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通过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数码产品等五大品类销售额突破1.1万亿元,补贴发放量达1.75亿份。其中,深圳、广东等沿海地区表现尤为突出,深圳通过以旧换新拉动家电、数码产品销售额超190亿元,广东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量同比增长3倍,带动新车消费超4亿元。这一成绩不仅验证了政策对大宗消费的撬动效应,更凸显了其在优化消费结构、促进绿色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面对部分地区出现的补贴暂停或限流现象,政策调整方向逐渐清晰。江苏率先试点的“限额分配模式”成为全国参考样本,通过每日限额发放、24小时内有效等机制,精准调控资金消耗节奏,避免“一刀切”式暂停对消费者体验的影响。重庆则启动第二阶段补贴政策,延续“政府补一点、企业让利一点、金融支持一点”的协同模式,推动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山东建立的家电以旧换新资金预拨机制,允许企业最高获得80%的预拨资金,有效缓解了经营主体垫资压力。这些实践表明,政策优化正从“普惠式”向“精准调控”升级,兼顾效率与公平。

政策调整背后,是中央与地方协同发力的结果。今年中央安排的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中,已有1620亿元下达地方,剩余资金将根据各地消费潜力、产业特色及执行成效动态分配。例如,广东、江苏等消费大省因政策执行成效显著,获得更多资金倾斜。地方层面,广东按8.5:1.5比例配套省市财政资金,江苏则将补贴范围扩大至32类电器,覆盖电火锅、蓝牙耳机等无能效标准产品,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展望未来,政策优化空间仍存。专家建议,针对换新热情高、资金使用快的地区或品类,可适度提高补贴额度,巩固消费后劲。同时,针对服务消费领域补贴不足、企业价格战等问题,政策或向服务消费扩围,形成商品与服务消费双轮驱动。随着资金直达快享机制、简化申领流程等措施落地,消费者体验将进一步提升。

从“真金白银”的补贴到政策机制的迭代,以旧换新“国补”正以更灵活、更可持续的方式,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