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闻报道,一颗直径137公里的巨型彗星C/2014 UN271,正以每小时35.4万公里的速度冲向太阳系内部,这颗“超级彗星”是否会威胁地球?
彗星C/2014 UN271,于2021年由天文学家佩德罗·伯纳迪内利和加里·伯恩斯坦在暗能量巡天(DES)数据中发现,来自奥尔特云,是已知最大的彗星,直径约137公里,是典型彗星的10倍,比灭绝恐龙的小行星大14倍。
当前时速约35.4万公里(98.3公里/秒),受太阳引力加速,符合远距离彗星的典型速度,2024年观测时,彗星距太阳16.6天文单位,接近天王星轨道,预计2031年1月29日到达近日点,距太阳10.9 AU,约16亿公里,略超土星轨道。
尽管数据耸人听闻,但是C/2014 UN271对地球无威胁,其近日点距太阳10.9 AU,距地球约10亿公里,远超土星轨道,不会接近地球,2024年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阵,观测精化了轨道,确认无撞击风险,彗星将在2031年后远离太阳系,进入4.6百万年周期的远点。
1994年的舒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木星,是因被木星潮汐力撕裂并捕获,C/2014 UN271体积虽大,但轨道远离地球,无类似风险,历史上地球遭到过的只有小行星撞击,比如6500万年前灭绝恐龙的那颗小行星,彗星因为地球靠的太阳太近,反而不容易过来。
彗星的35.4万公里/小时速度看似骇人,但属正常,因为彗星是从奥尔特云坠向太阳,太阳引力使速度随距离缩短而增加,地球公转速度约30公里/秒,彗星速度虽高,但因轨道偏心率大(近椭圆),在近日点附近速度激增。
C/2014 UN271彗星不仅是“巨无霸”,还是研究太阳系46亿年前形成的“时间胶囊”:2024年ALMA观测到CO喷射,可能含水冰、甲烷和氨,反映奥尔特云原始物质,2025年天文学家预测,2031年近日点时,更多挥发物(如水蒸气)将活跃,揭示早期化学,因为彗星所在的奥尔特云,几乎涵盖了太阳系早期的所有化学变化。
在中国文化中,彗星常被视为凶兆。《史记·天官书》云:“彗星出,天下有事。”2025年《光明网》报道C/2014 UN271,网友调侃:“这彗星比山还大,会不会扫帚星再现?”西方文化中,彗星也与预兆相连,哈雷彗星(1910年)曾引发恐慌。
总体来看,C/2014 UN271彗星直径137公里,时速35.4万公里,是奥尔特云最大彗星,但不会撞地球,2031年近日点距地球10亿公里,安全如土星轨道,其CO喷射和早期活跃为研究太阳系起源提供了宝贵窗口。
等下一次哈雷彗星来到近地点的时候,也许人类能发射探测器着陆,搭乘它在太阳系内漫游,毕竟和探测器本身的速度比起来,周期性彗星就是最好的载体。
相关文章
2025-07-0311阅读
2025-07-0311阅读
2025-07-0311阅读
2025-07-0311阅读
2025-07-0311阅读
2025-07-0311阅读
2025-07-0311阅读
2025-07-0311阅读
2025-07-0311阅读
2025-07-03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