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7月,小米YU7的火爆依旧。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阻击小米的嚣张气焰,7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迎来更新,两款车型Model 3/Y长续航版本迎来产品升级。其中,焕新Model 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CLTC续航由719km增至750km,起售价31.35万元不变。虽然只升级了续航,但多少也算是对小米YU7的回应。那么如果你正好手握30万左右的预算,小米YU7对比特斯拉Model Y,该怎么选呢?
一、外观设计:未来机甲美学VS极简主义传承
在外观设计上,两台车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风格。小米YU7采用了极具辨识度的“超跑SUV”设计语言,低趴的轿跑式轮廓配合隐藏式门把手,风阻系数低至0.245Cd;首创镂空式水滴大灯组,支持动态迎宾光效;提供9种定制车漆,其中3种免费,符合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
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则依然延续极简的设计风格,车头采用了贯穿式灯带,线条更加的平直。唯一称得上科技感的就是尾部的贯穿式尾灯,特斯拉巧妙地将主光源隐藏,利用颗粒感面板进行光反射,营造出独特的漫反射效果。并且从尺寸来说,Model Y车长比YU7短202mm,但高度多出24mm,造型就显得更敦实。
所以从设计上来说,YU7追求视觉冲击力,Model Y强调功能导向,比如Model Y的风阻系数为0.22Cd,电耗方面更有优势。
二、内饰空间:数字座舱VS实用主义
车内的设计,YU7显然是更具有突破性的。主驾前方,采用三块Mini-LED屏组成“天际屏”,替代传统仪表盘,互动效果和科技感拉满。整车用料更豪华,Nappa真皮座椅搭配航空铝饰板,顶配版采用麂皮车顶。并且拥有更多的拓展能力,如中控台配备磁吸拓展接口,支持配件自由组合,
Model Y依然是极简方案,所有功能集成于15.4英寸触屏,换挡操作也需滑动屏幕完成,一般人接受不了。后排新增的娱乐屏幕功能性还不错,但尺寸较小,实用性不高。
车内空间方面,小米YU7轴距3000mm相比Model Y的2890mm,在后排腿部空间上有明显优势,但是Model Y头部空间比YU7多出35mm,对个子高的驾乘人员更友好。而且Model Y后备厢标准容积达822L,比YU7多出了144L,优势明显。
所以追求内饰的科技感、可玩性选择小米YU7;追求极简风、更大的装载空间选择Model Y。
三、动力性能:性能猛兽VS均衡选手
在性能层面,有小米SU7在前,YU7的表现也是相当炸裂。全域800V碳化硅平台;四驱Max版综合功率510kW,扭矩838N·m,零百3.23秒。还有双腔空气悬挂+CDC。其实Model Y的性能也不差,全轮驱动版零百4.3秒,后面还有一个Performance版没出来。
所以最明显的差异其实是续航和补能。小米YU7最高电池容量101.7kWh,最高充电倍率5.2C,最长续航835km。Model Y一个400V平台+最高750km续航肯定是比不过的。
四、配置对比:豪华堆料VS极简够用
其实在配置层面不用多说,毕竟这是国产品牌的绝对优势。这里只需要说两个感知最明显的配置,座椅和屏幕。屏幕不用多说,YU7仅一个天际屏就甩开Model Y。
小米YU7全系标配Nappa真皮座椅,前排支持双零重力模式(一键躺平+16向电动调节);标配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含后排),后排靠背支持多角度电动调节。Model Y只有基础版仿皮座椅,无按摩功能,仅前排支持加热;后排靠背固定不可调。
如果是追求功能配置的丰富性,以及车内用料的豪华感,那么闭眼选YU7。
五、智能化:生态融合VS算法领先
小米YU7与特斯拉Model Y在智能化领域的核心差异可概括为三点:
智驾系统:YU7采用激光雷达+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支持城区NOA和跨楼层泊车,复杂场景稳定性优于Model Y的纯视觉方案;Model Y依赖全球数据迭代,算法成熟但功能保守。
智能座舱:YU7以五屏联动+全场景语音控制为核心,兼容米家生态;Model Y仅配备单中控屏,交互单一且生态封闭。
生态扩展:YU7实现人车家无缝互联(如远程控制智能家居),Model Y仅限基础车控功能。
总结:不得不说,作为全球销冠,特斯拉Model Y的性能、配置、三电、智能化等多方面能力都是相当均衡能打的。但小米YU7做得很绝,就是只要你能拉出来对比的东西,我都比Model Y好上那么一点。所以,如果你是科技发烧友和配置控,就选小米YU7;如果你只需要一台各方面都比较稳定的纯电车,那就Model Y。
相关文章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
2025-07-03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