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出行上市:靠定制车突围,抢占 Robotaxi 未来先机!

资讯 » 智能车 2025-07-02

6 月 25 日,曹操出行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港股最大出行平台。当其他网约车还在价格战里 “内卷” 时,曹操出行靠一手 “定制车” 闷声放大招,不仅三年营收翻近一倍(2022-2024 年从 76.31 亿增至 146.57 亿),更提前卡位 Robotaxi 赛道,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破局之路。

网约车看似是 “刚需生意”,实则两头受气:乘客嫌贵、司机嫌抽成高、平台难盈利。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网约车司机平均时薪仅 27 元,而曹操出行靠定制车把司机收入提到 35.7 元,秘诀就在于 “从造车开始省钱”。传统网约车用普通电动车,每公里持有成本(TCO)约 0.75 元,曹操定制的 “枫叶 80V” 直接砍到 0.53 元,新款 “曹操 60” 更是低至 0.47 元,比同行省 40%。

这种 “反向操作” 打破了行业死循环:乘客坐得更舒服(定制车空间大、续航长),司机每小时多赚 8 块钱,平台毛利率从 2022 年的 - 4.44% 转正到 2024 年的 8.09%,实现乘客、司机、平台三赢。难怪曹操出行能在 136 个城市铺开 3.4 万辆定制车,贡献超 1/4 的订单量,靠 “硬核省钱” 跑通盈利模型。

曹操出行的底气,来自和吉利集团的 “血缘关系”。别的平台买车靠采购,曹操直接参与造车:从座椅角度到电池续航,全按网约车场景定制。比如 “曹操 60” 标配换电功能,3 分钟满电复活,比普通充电车每天多跑 2 小时;车身用高强度钢,维修成本降 30%。这种 “车企 + 平台” 的深度协同,让曹操拿到了传统网约车拿不到的 “出厂价”,光车服成本(保险、维修)就从 7.9% 降到 3.53%。

更狠的是,这套定制车经验未来能直接复制到 Robotaxi。现在曹操已经在苏州、杭州试运行自动驾驶车型,2026 年将推出专为 L4 级设计的定制 Robotaxi。想象一下:24 小时不停跑的无人车,配上低至 0.47 元的每公里成本,这竞争力简直是 “降维打击”。

当同行还在纠结抽成比例时,曹操出行已经看到了 5 年后的未来。天风证券预测,2030 年国内 Robotaxi 市场规模将达 4888 亿元,而曹操的优势在于 “全链条闭环”:吉利提供自动驾驶技术和造车能力,曹操负责运营数据积累,连换电网络都能无缝对接。这种 “制造 + 智驾 + 运营” 的三位一体,国内找不出第二家。

现在曹操的自动驾驶平台 “曹操智行” 已经上路,首批试点车每天能跑 150 单,故障率比人工驾驶低 60%。按照规划,2026 年定制 Robotaxi 上线后,运营成本还能再降 50%,真正实现 “无人车比有人车更便宜”。这一步棋,比滴滴、Uber 等提前了至少 3 年。

曹操出行的上市,标志着网约车从 “补贴混战” 进入 “技术决胜” 时代。当别的平台还在靠融资续命时,曹操靠定制车实现了毛利率转正,更靠吉利生态在 Robotaxi 赛道抢得先机。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出行平台,更是一个打通 “造车 - 运营 - 智驾” 的科技公司。未来五年,随着 Robotaxi 逐步落地,曹操出行或许能改写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 —— 毕竟,在 “无人出行” 的新赛道上,提前布局的人已经赢在了起跑线。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