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白酒探花”洋河掉队:董事长张联东离职,曾为业绩下挫致歉

资讯 » 人物资讯 2025-07-03

撰稿|多客

来源|贝多财经

洋河股份(SZ:002304),重大人事变动频发。

洋河股份于7月1日发布公告称,张联东因工作调整,申请辞去第八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不在洋河股份及控股子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需要注意的是,这已是洋河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以来的第二位离任高管。就在不到一个月前,洋河股份第八届董事会董事及战略委员会委员杨卫国申请辞去相关职务,辞职后不在该公司及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原因同样是“工作调动”。

业内人士纷纷猜测,洋河股份高管离职,很大程度上与该公司近年来面临的业绩困局有关,尤其是2024年与其他白酒企业形成鲜明反差的营收、利润“跳水”,直接导致其失去了“白酒前三”的宝座,也使得高管层的运营焦虑愈发显著。

洋河股份在公告中表示,该公司将尽快按照法定程序完成董事补选、新任董事长选举等相关工作。而新任领导层人选的管理能力和经营策略,也将直接关系到身处低谷期的洋河股份未来的业绩走势与发展走向。

一、营收利润开倒车,“白酒老三”之位失守

公开信息显示,张联东在入职洋河股份之前,历任宿迁市支口乡党委组织干事,宿城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宿城区招商局局长等,拥有丰富的地方经济管理经验。

2021年,张联东“空降”至洋河股份担任党委副书记,并在次月举行的洋河股份第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举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至此开始了其长达四年的“洋河掌舵人”生涯。

在任期间,张联东主导了洋河股份的“二次创业”时代,推进“洋河+双沟”双名酒战略,并在洋河内部形成了“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双沟、贵酒”多品牌、全价位的产品矩阵,创造出全新的业绩增长极。

多措并举下,洋河股份业绩重回增长轨道,2020年至2023年的收入分别为211.01亿元、253.50亿元、301.05亿元和331.26亿元,实现稳定增长;归母净利润也由2020年的74.82亿元增至2023年的100.1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0.21%。

但进入2024年后,白酒行业面临深度调整周期,行业整体消费需求疲软,市场份额加速向头部品牌集中,业内主流品牌已经出现明显分化。而身处其中的洋河股份,成为了头部酒企零和博弈局势中的“掉队”的一方。

洋河股份2024年的总收入为288.76亿元,同比下滑12.83%;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66.73亿元和68.35亿元,同样分别出现了33.37%和30.56%的下滑,利润规模甚至直接回退到了2017年的水平。

这不仅与洋河股份“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5%至10%”的目标背道而驰,也严重挫伤了外界信心。洋河股份表示,业绩下滑是因其主力产品集中的中端和次高端价位段承压较大,其调整经营策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但纵观行业发展态势,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分别以360.11亿元、311.96亿元的收入规模反超洋河股份,位列行业第三、第四。这也意味着,洋河股份从维持多年的白酒第三位置上跌落,还成为了前五大酒企中唯一一家收入负增长的酒企。

二、经销商热情低迷,暴露库存积压风险

进入2025年,洋河股份业绩颓势仍未得到缓和,一季度实现收入110.6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62.55亿元下滑31.92%;归母净利润36.3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0.55亿元下滑39.93%,难以与其他维持正增长的头部酒企相匹敌。

洋河股份在财报中坦言,收入的下滑是由于受到白酒销售市场行情的影响,产品销售量和销售收入有所减少。此前张联东就曾指出,该公司经销商体系存在小而多、老而弱的结构性问题,渠道深耕不足,终端分类分级管理亟待加强。

一位来自山东的洋河股份经销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洋河目前在山东的经销商正在减少,最核心的原因是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等品类价格太透明,变现能力减弱,经销商挣不到钱,自然不愿意再投资洋河。

以最能反映白酒企业产品实际销售情况的合同负债为例,洋河股份截至2025年3月末的合同负债为70.24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32.09%,该公司称主要系24年末预收经销商货款本期发货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结转收入所致。

拉长时间线可知,洋河股份的合同负债在2021年之前均处于增长态势,但在此之后便由2021年末的158.05亿元一路走低,2024年末仅剩103.44亿元,经销商备货打款意愿逐年下滑,新增订单数量堪忧。

经销商拿货热情不足,也为洋河股份带来了库存积压风险。截至2025年3月末,该公司的存货总价值约为185.93亿元,而其同期末总资产约为641.30亿元,28.99%的存货占比无疑考验着洋河股份的库存管理与销售能力。

在洋河股份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张联东就业绩下滑的问题向投资者公开致歉,坦言在本轮白酒行业调整周期中,洋河股份业绩表现相对滞后,最大的问题在于企业内部,并强调公司管理层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称“最大问题在管理层”。

张联东认为,洋河股份过去20多年高速发展积累的经验,可能已成为其当下或者未来发展的障碍。围绕白酒行业发展现状和企业战略布局,他提出了“四个回归”“三个顺应”和“五个坚持”,意图帮助洋河股份寻找新的方法。

而随着张联东的退场,带领洋河股份探索新发展可能性的责任也被交付到了下一任掌门人手中。

三、董事长之位空悬,或将空降跨界高管

对于张联东卸任洋河股份董事长一事,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表示,张联东的离职虽然与洋河股份的业绩压力相关,但其任期内所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该公司遇到的困境本质是由经济、行业与企业周期等诸多原因造成的。

洋河股份董事会亦在离任公告中对张联东的贡献给予高度肯定,称张联东任职期间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在生产经营、市场营销、品牌品质等方面勇于创新。不过,对于外界重点关注的董事长候选人,公告中却并未提及。

此前市场上有观点认为,彼时担任洋河股份董事的杨卫国或许是董事长职位的潜在接任人选之一。与张联东相似,2022年加入洋河集团的杨卫国拥有丰富的从政经验,曾任宿迁市委副秘书长、改革办副主任,宿迁日报社党委书记等职务。

然而在张联东离职前半个月,杨卫国向洋河股份提交了书面辞职申请,并于不久后卸任了宿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双沟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的董事长职务,使得洋河股份的董事长人选变得更为扑朔迷离。

贝多财经注意到,洋河股份官网目前已更新领导信息,确定顾宇出任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苏酒集团)党委书记。但对于外界传言顾宇将接任洋河股份董事长一职的说法,洋河股份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

纵观洋河股份的高管层,目前仅有钟雨、戴建兵具备酒类从业背景,其余“空降高管”多为跨界身份,也因此被外界质疑其经营管理的专业性。而新上任的顾宇能否打破存量竞争与渠道变革的困境,带领洋河股份走向新征程,还需时间检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