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双双换人,发生了什么?

资讯 » 人物资讯 2025-07-03

6月26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队”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交集团)迎来重大人事变动,董事长、总经理双双换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能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取代王彤宙,担任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林业集团)总经理张炳南取代王海怀,担任中交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公开信息显示,中交集团新任董事长宋海良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今武汉理工大学)港口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毕业后,进入交通部(今交通运输部)工作。历任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助理工程师、工程师;航道室副主任、主任(后改称为设计二所所长);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院长助理兼经营处处长、副院长、院长;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交建总裁助理、副总裁,期间曾兼任振华重工董事长。2018年10月,宋海良升任中交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一年后,即2020年8月,宋海良离开中交集团,就任中国能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中交集团新任总经理张炳南从北京师范大学经管专业毕业后,进入当时的国家黄金管理局中国黄金报社工作。后历任中国黄金报社社长,北京黄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黄金投资分析师职业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辽宁省黄金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黄金集团辽宁区域公司总经理,中国工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并曾兼任保利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2023年3月,担任中国林业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2024年12月,升任中国林业集团总经理。

此番高层同步调整,发生在中交集团面临复杂发展环境的关键时期。

首先,业绩增长承压,盈利挑战凸显。受全球宏观经济波动、部分海外项目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国内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以及原材料成本持续高位运行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中交集团整体营收增速放缓,盈利能力面临较大压力。2023年财报显示,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出现一定程度下滑,部分核心工程板块毛利率承压明显。

其次,海外业务风险积聚,合规管理亟待加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中交集团海外项目体量巨大。近两年,部分重点海外项目遭遇地缘政治冲突、汇率剧烈波动、所在国经济政策调整、环保与社会责任诉求提升等风险,导致项目推进受阻、成本超支甚至亏损。同时,国际市场对合规经营的要求日益严苛,集团在强化境外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和合规体系建设方面面临更高要求。

再次,转型升级动能不足,新兴领域亟待突破。面对传统基建市场增长趋缓和“双碳”目标要求,中交集团在向“大城市”“大交通”“江河湖海”优势领域纵深发展,以及培育壮大绿色环保、数字化转型(智慧交通、智慧城市)、装配式建筑、新能源基础设施等新质生产力方面虽取得进展,但整体转型升级的速度和成效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提升空间,新的支柱性产业和利润增长点尚未完全形成规模优势。

最后,管理效能与风险控制面临考验。集团规模庞大、业务链条长、管理层级多,在精细化管理、运营效率提升、成本费用控制,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持续面临挑战。部分下属企业在投资决策、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反映出集团在风险防控体系上需要持续加固。

央企董事长和总经理在同一天内双双更换,在国资体系中属于较为罕见的组织安排。此举被外界广泛解读为国务院国资委对中交集团当前发展阶段面临挑战的深刻认识,以及推动其尽快破局突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期望。同步调整有助于新领导班子迅速形成合力,避免过渡期可能产生的战略摇摆或执行迟滞。

面对传统模式遇到的瓶颈和新兴领域的竞争,集团亟须在发展战略上进行更大力度的革新与聚焦。新班子上任,有望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和资源配置方式,加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针对海外风险、合规压力及内部管理挑战,需要更加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来统筹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此次调整符合央企领导人员梯队建设的常态化要求,有望为集团注入新的活力。新上任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将肩负起引领中交集团穿越周期、再创辉煌的重任,行业预期将聚焦于新领导班子能否稳住基本盘,全力提升经营质效,攻坚海外风险化解与市场优化,加速培育新动能与新质生产力,深化内部改革,激发组织活力,重塑市场信心,提升品牌价值等关键要素。

资本市场对此次重大人事变动反应积极,集团旗下多家上市子公司市值迎来连续上涨。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