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设计新材料 可实现“0能耗降温” 上海交大科研成果登上Nature

资讯 » 科技探索 2025-07-05

《科创板日报》7月4日讯(记者 张洋洋)让建筑外墙“0能耗降温”、衣物一键降温3-5度,有望为航空航天、沙漠地带等极端环境提供温控解决方案......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团队领衔的科研成果登上Nature杂志,这项科研在AI设计热辐射超材料领域取得原创突破,其研发的逆向设计AI模型,能大批量生成热辐射超材料的候选设计方案,并从里面“优中选优”。

在接受《科创板日报》等媒体采访时,金属基复合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江高等研究院未来材料创制中心周涵教授表示,这些成果展示了AI模型设计材料在建筑节能、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为未来打造“零能耗降温”城市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课题组研发的材料展示

据介绍,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资金、上海交通大学2030计划的资助,已获得软件著作权并已申请相关发明专利。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不同于自然界已有材料,它们具备一些特别的性质。其中,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帮助物体自动降温,在零能耗辐射冷却、电子器件热调控、人体热管理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如何又快又好地设计出性能符合需要的热辐射超材料,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然而传统的设计方法费时又费力:微结构是超材料突破自然材料限制、具备特殊功能的核心,超材料的微结构设计及材料组分设计组合起来有上百万种可能性,就像在迷宫里摸黑找路,往往依赖于长期经验和反复试错。

“利用常规方法,筛选5万种方案需要的时间不可估量,而引入AI模型后,通过深度学习,仅用3个月就完成,并从中筛选出接近理想状态的1500种候选设计方案,再从中优中选优。”周涵教授表示。

“我们从天牛、鱼鳞等生物中提取了32种基元,这些研究的积累为后续的设想打下了基础。”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江高等研究院博士生肖诚禹分享了研究的灵感来源,结合多种材料体系,团队训练得到了一个AI模型,能够根据所需光谱特性快速、精准地生成相应超材料的多种设计方案,带来了设计维度、速度和性能全方位的提升。

这一AI模型不仅能“发明”新材料,还能从中挑选出那些更适合大规模使用、成本更低的超材料。以典型的双波段选择性超材料为例,该材料仅需简单的溶液法就能在室温下制备,以涂料的形式可直接应用在砖墙、金属、塑料和玻璃等常见物体的表面,就像给物体用上了防晒降温霜。

能耗模拟显示,在中低纬度地区,将该材料应用于建筑屋顶可实现75 MJ/m2的理论节能效果,相当于节省20度电。此外,这种材料成本低、应用形式灵活,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推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及产业化应用。

(科创板日报记者 张洋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