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模速空间(仪电)在徐汇区华鑫慧享城正式揭牌。作为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的首个新增外延载体,模速空间(仪电)由徐汇区政府与上海仪电联合打造,聚焦垂类模型、算力平台与场景落地协同,构建AI全链条生态。
记者在揭牌仪式上获悉,模速空间(仪电)首期载体位于华鑫慧享城B3栋1-3层,面积约3000平方米,已于揭牌仪式当天同步开放。二期载体面积约8000平方米,目前已启动规划。
活动现场,来自量子AI、军工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双碳节能等领域的10余家入孵企业正式加入模速空间(仪电)生态系统。现场发布专享配套服务,涵盖智能算力调度、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服务等,将全面赋能生态建设。
据悉,模速空间(仪电)将围绕垂类大模型、智能算力、专业语料、AI芯片、AI-Infra(AI基础设施)、AI-Agent(AI智能体)、元宇宙虚拟现实、AR/VR可穿戴设备、外骨骼、脑机接口、AI高精度传感器、PEEK新材料等底层核心技术快速迭代的领域,帮助相关企业汇聚相适配的应用场景,引导人工智能创新赋能千行百业,构建“标准+技术+数据+场景”的人工智能未来创新体系。
成立于2022年7月的只为青绿(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AI+ESG”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原生科技企业。公司聚焦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企业废弃物全生命周期管理与碳效优化,其自主研发的WasteAI产品套件集成了物联网、垂类大模型、智能体、区块链等技术,助力企业精准降低碳排放,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脚伤拄拐也阻挡不了创业热情。 舒抒 摄
只为青绿创始人罗冬冬介绍,企业的CarbonMind自研大模型基于GPT 4o、DeepSeek、Qwen等通用大模型建立行业知识蒸馏管道,打造了首个“企废碳效”垂类大模型;其自研的循环经济交易平台EcoTrade可助力企业实现货品流、现金流、票据流的全面管理,为废弃物管理提供证据链的完整支撑,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创业前曾任职于微软的罗冬冬,长期在模速空间(仪电)所在的宜州路周边工作、生活,见证了宜州路的焕新蜕变。他告诉记者,相较10年前的“双创”热潮,如今有了AI大模型赋能和技术加持,像只为青绿这样不到10人的创业团队,也有机会在垂类模型赛道突围,服务世界500强企业。此次加入模速空间生态体系,他和团队希望在算力、开放数据、开源大模型支撑等各方面有更强大的依托,积极融入模速空间和仪电的现有生态。
起猛了机器人又学我“太奶”走路了。 舒抒 摄
据悉,模速空间(仪电)将围绕“破解技术转化断层”“构建算力普惠生态”“培育垂类创新集群”等三大核心使命加速企业孵化。依托徐汇区和上海仪电的百余个智慧城市标杆场景,模速空间(仪电)将持续开放技术测试场景,降低企业场景落地门槛;接入模速空间“司南评测榜”等国家级测试平台,入孵企业可获百万级算力支持;聚焦AI应用、专业语料、具身智能、元宇宙等赛道,助力创新企业跨越“从0到1”“从1到N”的成长鸿沟。
模速空间(仪电)展厅也于当天正式对外开放。展厅内集中展示了入孵企业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并打造机器人训练场。上海仪电也积极在“AI+”领域开展创新探索。此次展出的“气质联用仪”和“全自动滴定机器人”,均是国产“AI+仪器仪表”领域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接下来,模速空间(仪电)将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通过技术研发、场景落地与产业孵化的深度协同,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策源标杆。
原标题:《模速空间(仪电)揭牌,二期8000平方米启动规划》
栏目主编:茅冠隽
作者:解放日报 舒抒
相关文章
2025-07-090阅读
2025-07-090阅读
2025-07-090阅读
2025-07-090阅读
2025-07-090阅读
2025-07-090阅读
2025-07-090阅读
2025-07-090阅读
2025-07-090阅读
2025-07-09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