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5年的软件来了波大更新,我感觉这玩意野心好像是真有点大。
作为飞书的5年老用户,今天差评君受邀,去参加了他们的飞书未来无限大会。
老实说,一开始我是奔着见见熟人、交交朋友、领点周边的轻松心态去的。
结果我是真没想到,就这个办公发布会,飞书愣是掏出个大的:
编辑部天天用的多维表格,这波被干到了一个有点离谱的高度。
这玩意儿已经不满足于当个超级表格了,它想干的,是让你公司里那些数字系统,都来看看什么才叫现代办公。
没错,就是不管你在什么公司,总会用到的那些系统:销售用的CRM、人事用的HRM、库房用的WMS。。。
有一说一,虽然这些系统理论上是来提高效率的。但实际嘛,界面老旧、操作反人类、提个修改需求得等半年,关键是还死贵,动辄几十上百万的。而飞书这次的更新,就是想跟这些老登拜拜。
这么说吧,今天的飞书多维表格,已经到了能顶得上一个IT团队的时刻了。
或许这句话,还有那么一点难理解,但看完具体的例子,大伙们就应该知道差评君在说啥了。
首先整场发布会里,最吊的东西还得是这个应用模式,直接就在你眼前高能冲击。
以前我们聊多维表格,总说它是个数据容器。表格嘛,登数据那不是天经地义,但现在,它直接超进化了。
原本熟悉的表格,搁发布会上经过几次简单的拖拉拽之后,尼玛一瞬间整个界面都变了。。。
你瞅,这个是变出来的销售CRM系统,客户信息、跟进记录、销售漏斗都一目了然,你敢信这刚才还是个表?
再比如这个,人力管理后台也能整得明明白白的,从招聘、入职到绩效评估,全都给你安排清了。
还有实时更新的库存管理面板,扫码出入库,库存预警自动发,一应俱全。
这产品页面也能搞得相当炫酷,不说这是多维表格,估计不少人都得以为这真是官网。
但最牛逼的地方在于,搭建这一切的难度,可能比你做一PPT还简单,完全不需要懂什么代码,鼠标点选就完事了。
这就意味着,过去需要几十上百万开发费、耗时几个月才能上线的业务系统,现在可能就是一个下午的事儿,六点搞完下班,甚至还来得及回家开把王者荣耀或者原神。
举个例子哈,有一服装品牌叫伊芙丽,里边儿一个98年的业务岗员工,靠着自己琢磨多维表格,给公司美妆业务整出来一整套数字化系统,效率直接就起飞了。
给整个公司抢了上百万业绩不说,人家自个也成了公司数据中心的负责人。
我只能说好家伙,这不就是爽文短剧成真了嘛。。。
除此之外,这次更新还把BI(Business Intelligence,商业智能)能力拉满了,各种专业的BI主题、组件都能随便用,数据看板做得跟专业数据分析师出手的一样。
看见没,以后哥们写周报就用这画面,逼格直接拉满了我跟你讲。
不过该说不说,人家发布会上也讲了,之所以他们能把一个表格玩这么花,背后其实离不开AI。
换句话说,如果应用模式是多维表格整出了亦非的颜值,那AI,就是给它长了韦神的脑子。
而这事儿,飞书其实搁去年就开始干了。
比如差评编辑部,就在用多维表格来管理写稿任务,一篇文章从选题、撰写、审核到发布,全流程都一清二楚,哪个环节啥进度,是不是卡住了,直接 @ 负责人,省的楼上楼下跑着去催稿了。
再比如物美超市,靠多维表格里的“ AI字段捷径 ”,能一键提取发票里的关键信息;茶百道用它,能自动分析几千条用户评论的情绪是好是坏。
还有像我们的老朋友,正在无限进步的影视飓风,前几天他们还专门出了期视频介绍自己咋用多维表格的,那个表格里的AI点映系统我是真想要。
一句话,我勒个先进团队先用飞书啊。
而在这次大会上,这多维表格的AI能力又又又进化了。
除了新增的AI分类节点,能自动把杂乱的数据分门别类;还有个AI节点捷径,再加上内置的MCP,最后效果就是,你用嘴说一句:“ 帮我跟进所有客户,搞好团队决策”,它就能自动帮你搭好一个工作流。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自动化,而是开始具备理解和创造能力的智能化了,我看到这突然有种莫名的熟悉感,介似嘛,介不凑挨紧特(Agent)嘛!
所以你瞅瞅,这哪里还是表格,这玩意就差帮你生孩子了,啥时候飞书出个表格里能玩的游戏联赛我都不奇怪。
不过有一说一,这么复杂精妙的一套东西,要搁一般的办公软件上早就崩了,我寻思这飞书到底是咋琢磨的呢?
飞书那边儿的人跟我说,这有啥,他们只不过是花了几万个人日(约等于上百个工程师干一年),把多维表格的底层数据库给重写了一遍而已。。。
直接看参数嗷,这波新数据库的加载速度、计算性能直接翻倍,单个表格的容量上从 100 万行提升到 1000 万行,一个表格能同时支持1000人在线协作,计算速度相比去年提升 10 倍,5 万行表格 1 秒就能加载完。
而其他同类软件,都得奔着20秒去了。
这是啥概念呢,当某友商的同类产品还在为几百个公式就卡顿头疼时,飞书多维表格已经能面不改色地处理上千万行的数据了。
所以说,这波更新的整个逻辑链条,其实都是从这个地基开始的:
数据库升级 → 运算变快 → 仪表盘才能支持更多组件 → 跨表关联才能秒开 → “应用模式”才真正成为可能。
没有强悍的性能基建,再华丽的应用界面也只是空中楼阁;没有AI赋予的智能,多维表格就只是一个被动的数据容器;而没有“应用模式”这个最终的呈现形态,强大的性能和智能,就无法被普通业务人员轻松驾驭。
而这三者,缺一不可,互为支撑。正是这套三位一体的进化,才让飞书多维表格,有了向传统业务系统叫板的底气。
然而,说起来大伙们可能不信。。。虽然如今,是个协同办公平台都在卷多维表格。但这个品类在最初,却一度不被人理解。
几年前,当飞书首次在中国市场推出多维表格时,很多人都觉得它定位尴尬:既不像Excel那样纯粹用于计算和排版,功能那么全;也不像传统数据库那样结构森严,那么硬核。
但飞书硬是顶着压力坚持了下来。它通过不断迭代,陆续加入了仪表盘、甘特图、画廊等多种视图,丰富了数据展现和管理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它凭借与飞书文档、即时沟通的无缝整合,以及远超传统表格的协作和数据处理能力,逐渐在用户中积累了口碑。
到今天,飞书多维表格已经拥有了千万级的月活用户,从一个 “ 异类 ” 逆袭成了行业事实上的标准。目前的多维表格,已经真的成了先进团队的标配了。
说到这,可能有差友会问,那这在咋说也是个办公用的,跟咱们生活到底有啥关系?关系可太大了。
一方面,低代码、无代码是肉眼可见的未来。传统数据系统那种昂贵、低效、僵化的模式,注定要被淘汰。而飞书多维表格这种“人人都是开发者”的新物种,正在对它进行精准打击。
另一方面,对咱们普通人来说,多维表格,可能是我们体验AI、拥抱AI的最佳载体。毕竟表格这东西,咱们实在是太熟了,几乎没有学习成本。
现在飞书把复杂的AI能力,封装成了一个个简单的按钮、模板,这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无缝转化为潜在的应用开发者,轻松把AI用到日常工作中。
最后差评君想说的是,我们团队用了5年飞书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它们总能推出类似多维表格这样的功能,带给我们方便和惊喜,就和差评的内容一样,持续地更新前进,不断更(925除外)。
包括蔚来、理想、小鹏、胖东来,甚至连今年大火的DeepSeek、智元机器人这些走在科技最前沿的公司,也都选择了飞书作为办公工具,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些问题。
而我现在,已经在好奇飞书下一次,又会带来哪些新的花活儿了。
撰文:纳西
编辑:江江
美编:焕妍
图片、资料来源:飞书、影视飓风等,部分图源网络
相关文章
2025-07-100阅读
2025-07-100阅读
2025-07-100阅读
2025-07-100阅读
2025-07-100阅读
2025-07-100阅读
2025-07-100阅读
2025-07-100阅读
2025-07-100阅读
2025-07-1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