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增营收超6亿!瑞斯康达董事长被执行

资讯 » 人物资讯 2025-07-10

最近,通信设备行业的瑞斯康达可是在资本市场上“出尽了风头”,不过,这风头可不是什么好事。

2025年7月7日晚间,公司突然发布公告,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月杰和董事朱春城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虽说朱春城已取保候审,但这消息一出,还是让整个市场都为之震惊。

截至2025年7月9日,瑞斯康达股价已跌至8.78元/股,相比历史高点,已经跌去76%。

据了解,上述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的事项,与2023年9月中国证监会对公司作出的行政处罚系同一事项。那么我们不妨捋一捋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

01

巨额数字谎言

2023年9月中国证监会对公司作出的行政处罚”,正是当年轰动一时的瑞斯康达“专网通信业务”财务造假案。

时间回溯到 2018年,瑞斯康达将全资子公司北京深蓝迅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专网通信业务运营平台,与隋某力控制或指定的企业对接上下游合同签订、原材料采购、组织生产、货物检测交付等事宜,开展专网通信业务。但经证监会调查查明,专网通信是没有业务实质的虚假自循环业务。

这一行为直接导致瑞斯康达2019-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2019-2020年,瑞斯康达虚增约6.32亿元的营收和约1.17亿元的净利润。而创始人之一的李月杰和朱春城二人,正是此事的牵头方和积极参与方。

李月杰、朱春城均被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00万元罚款。

财务造假这块,相似的公司有很多,比如卓朗科技,这家公司的造假行为堪称“持之以恒”。

2024年12月25日公告显示,经证监会认定,卓朗科技在2019年至 2023年期间,年年都在财务报表上动手脚,连续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达到18.2亿元和13.4亿元。它主要通过子公司虚构服务器、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销售业务来造假。比如在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2.5亿元,占当年披露营收的21.1%;2020年虚增4.9亿元,占比达45.2% ,后续几年亦是如此。

这种连续多年、大规模的财务造假,不仅误导投资者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判断,也扰乱了行业的正常竞争秩序。最终,其虚假记载行为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成为首家因“多年连续造假”新规而锁定退市的公司,证监会对其处以1000万元罚款,相关个人总计被罚1900 万元。

时过境迁,现如今瑞斯康达2025年一季度的业绩又如何呢?

公司营业总收入2.5亿元,同比下降34.89%,归母净利润-1936.71万元,同比下降195.18%。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5亿元,同比下降34.89%,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936.71万元,同比下降195.18%。本报告期瑞斯康达三费占比上升明显,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总和占总营收同比增幅达62.86%。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不尽如人意。其中,毛利率45.03%,同比增17.55%,净利率-7.74%,同比减246.18%,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8760.01万元,三费占营收比35.0%,同比增62.86%,每股净资产3.72元,同比减8.28%,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5元,同比减274.69%,每股收益-0.05元,同比减200.0%

综上,瑞斯康达一季度营收骤降超三成,净亏损近2000万元且同比降幅近两倍。虽毛利率提升,但净利率转负且降幅巨大,三费占比飙升超六成,叠加每股指标全面恶化。

这些数据无不表明公司经营压力剧增,盈利与运营能力双下滑。

02

困局难解

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诚信,财务造假这颗“毒瘤”给瑞斯康达带来的信任危机,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市场层面,客户对其产品质量和服务稳定性的信任度急剧下降,不少长期合作的客户开始减少订单甚至终止合作。并且在招投标的时候,大标一般都需要提供信用截图,这直接导致公司业务承接难度大幅增加。

这种信任流失在业绩上体现得尤为明显,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暴跌34.89%,仅为2.5亿元,订单萎缩已成不争的事实。融资渠道因信誉受损而愈发狭窄。原本依赖的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由于公司信用评级下降,不仅审批难度加大,融资成本也大幅提高。

通信行业本身竞争就异常激烈,头部企业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深厚的品牌积淀和庞大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而瑞斯康达在财务造假事件后,竞争力进一步削弱,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

从具体业务数据来看,公司核心产品传输类设备和宽带网络类设备在 2024年的收入分别下降17.54%和41.13%,在市场需求增长乏力的大环境下,瑞斯康达的生存空间被持续挤压,想要实现业务突破难上加难。

董事长李月杰、董事朱春城因涉嫌违规披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导致公司管理层出现严重动荡。这种动荡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内部决策流程,许多重要业务决策因管理层变动而被搁置或反复调整,错失了不少市场机遇。

这几重困境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难以挣脱的恶性循环,将瑞斯康达推向了更为艰难的境地。

03

结语

瑞斯康达如今深陷财务困局的泥沼,此前财务造假的阴霾还未完全散去,业绩的持续亏损与各项财务指标的不断恶化又接踵而至,如同雪上加霜。

从最新财报数据来看,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暴跌34.89%,归母净利润亏损近2000万元,同比降幅更是高达195.18%,三费占比飙升 62.86%,这些冰冷的数字无不彰显着公司经营的艰难。

在一桩桩一件件丑闻的阴霾下,瑞斯康达能否逆风翻盘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