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国际硒会议开幕:200余学者齐聚共议"硒护健康世界"

资讯 » 新科技 2025-07-11

近日,第八届国际硒与环境和人体健康会议召开。会议汇聚了来自德国、美国、法国、瑞典、意大利、比利时、泰国、巴西和中国等十余个国家的200余名专家学者、政府代表、企业家共同探讨硒研究的前沿成果与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硒在环境、健康和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会议由国际硒研究学会和安徽科技学院联合主办,国家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安徽科技学院科研处与长三角功能农业(食品)研究院等多家单位承办。会议以“硒促进健康世界(Selenium for a healthy world)”为主题,通过学术交流、合作洽谈和产业对接进一步推动硒研究领域的国际化进程,助力全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国际硒研究学会主席、德国圣彼得堡医学院Lutz Schomburg教授,国际硒研究学会秘书长、南伊利诺伊大学林治庆博士,国际硒研究学会副主席、根特大学Gijs Du Laing,安徽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升和,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潘灿平等专家出席。

本次会议聚焦硒的起源分布、植物代谢机制、人体健康效应等12大议题,对全球硒研究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并对“隐性饥饿”等全球健康挑战给出建议。会议进一步促进了海内外专家学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硒领域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为滁州乃至中国的硒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李升和在致辞中表示,学校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引,依托省级重点科研平台组建长三角功能农业(食品)研究院,整合农学、生命科学、食品工程等学科资源,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在安徽科技学院教授、研究员尹雪斌带领下,长三角功能农业(食品)研究院牵头编制国家及行业标准10余项,在硒资源高效利用、硒蛋白功能解析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面向未来,学校将筑牢科研根基,重点突破硒资源高效利用等核心技术;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富硒功能农业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拓宽全球视野,积极参与硒相关国际标准体系建设。


会议同期举办了富硒产业展览、交流活动,旨在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助力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大会的赞助商表彰环节,来自丹麦的国际领先膳食补充剂品牌——法尔诺德(Pharma Nord ApS)因其对硒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的持续支持,被大会授予“铜牌赞助商”荣誉。法尔诺德在硒营养补充剂领域拥有深厚的研发实力和广泛的市场影响力,其参与进一步彰显了本次会议产学研融合的特色。

在随后的学术报告环节,专家们围绕硒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硒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富硒农产品开发等前沿话题展开深入探讨。精彩的报告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现场气氛活跃,学术交流氛围浓厚。


会议迎来重要专题报告。来自瑞典林雪平大学的资深心脏病学教授、前沿科学临床研究KiSel-10试验首席研究员Urban Alehagen教授发表了主题演讲。Alehagen教授重点分享了其团队在硒与辅酶Q10联合补充剂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方面的长期临床研究成果。

他的报告深入探讨了联合补充硒和辅酶Q10如何显著影响中老年人的甲状腺激素功能、改善心血管健康指标(如降低心血管死亡率、改善心脏功能标志物)以及提升整体生活质量。这项长期、严谨的临床研究为硒在维护中老年人群健康,特别是心血管和免疫系统健康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证据,引发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

KiSel-10临床试验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由Urban Alehagen教授和瑞典林雪平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设计和进行。该研究调查了辅酶Q10胶囊和富硒酵母片剂的组合,与安慰剂胶囊和片剂相比,对心脏病死亡率、超声心动图测量的与年龄相关的心脏功能变化以及心脏利钠肽血液浓度的变化的影响。

据悉,国际硒会议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在中国、巴西、瑞典、泰国等国家成功举办七届,成为全球硒科学领域的顶级交流平台。主办单位国际硒研究学会是我国第四个国际一级学会,逐步成长为国际硒与环境、人体健康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公益组织,汇聚全球硒研究领域科学家,在深入揭示硒元素的科学规律,服务于环境可持续与人体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