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悦享自成”2025享界用户星享之夜在北京举行,而在此前,官方也组织了一场特别的活动——邀请全国用户、车主与各大媒体等多方代表走进位于北京密云的北汽新能源享界超级工厂,近距离观察享界汽车从零部件到成品的完整生产流程。这场工厂探秘活动与后续的星享之夜,不仅向外界展示了品牌的生产实力,也透露出其在用户沟通层面的新尝试。
·“透明工厂”:从打卡地到信任基石
对于许多用户来说,这座占地面积约相当于四个鸟巢,87.23万平方米的工厂,已逐渐超越传统生产车间的范畴,甚至部分车主将其视为“品质打卡地”——有车主在参观生产线后顺路前往密云水库游览,也有家长将其纳入亲子行程,让孩子感受工业制造的魅力。这种与用户之间“常来常往”的互动,源于享界对工厂开放的态度。
从硬件规模来看,这座要比故宫还要大20%的超级工厂,一期年产能为12万辆,预留有扩展至30万辆的空间。进入车间之后,自动化生产是最为直观的感受,冲压、焊接、涂胶、喷漆等关键工序全都由机器人完成,甚至连物料运输这种“简单工作”也都有专门的运输机器人挑起重担。2843套核心设备实现全联网,232个车身精度点位与352个关键拧紧力矩数据实时显示在中控屏上。其精度控制水平较为突出:车身关键轮廓精度达±0.3毫米,8台蓝光在线检测机器人对431个关键点进行高精度扫描,0.5毫米的偏差会触发实时报警。
柔性化生产是该工厂的另一特点:生产线可支持6款车型(主线扩展至8款)共线生产,最大可覆盖5000×2000×1700mm的车身尺寸,适配轿车、SUV、MPV、旅行车等多种车型,并具备钢铝混合、全钢、全铝车身的制造能力。作为国内首个可实现6车型钢铝混合共线生产的工厂,其166套柔性定位系统,重复定位精度±0.1mm,12种颜色喷涂能力可满足个性化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其环保定位。作为设立在北京水源保护地密云水库周边的高端汽车工厂,采用了硅烷前处理工艺实现零重金属排放,VOCs排放量较北京市标准低52%,循环风再利用率超80%。工厂的环保措施与其所处的生态涵养区环境形成了呼应。
此外,工厂的质量控制环节也向用户进行了展示,包括远超行业普遍3-5公里标准的50公里强化路试,以及承诺对每辆车建立“一车一档”并实现15年生产数据可追溯。我们在本次工厂的参观过程中也体验了享界超级工厂内的19种路试科目,包括比利时路、涉水路、扭曲路等模拟极端路况的专业测试场景,这些科目全面覆盖了车辆在日常行驶及特殊环境下的性能考验,从底盘稳定性到涉水密封性,从车身抗扭强度到悬挂系统耐久性,全方位验证了车辆的安全品质与可靠性能。
·享界“星标”终落地
当用户带着对工厂的深刻印象步入当晚的“星享之夜”时,全新品牌标识——“星”标的发布成为焦点。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与北汽集团董事长张建勇共同揭幕了这枚新标志。而它的诞生,被官方描述为一场历时数月的“用户共创”结果。
据了解,自享界S9上市后,“车标”成为用户讨论的高频话题。社交平台上的相关讨论中,有用户希望车标“减少冰冷的高级感”,有用户期待融入“东方文化元素”,也有用户强调“体现中国设计辨识度”。享界收集了这些建议,并最终将其融入新标的设计中。
最终呈现的“星”标融合了多项设计理念:以六边形为骨架,延续了鸿蒙智行的家族基因,并通过白银比例与 G3曲率重构视觉节奏,让硬朗轮廓多了份东方特有的“留白” 意境。中心的双层设计更显巧思:上层星芒向外舒展,如星光漫射,恰是对用户“浪漫感” 期待的呼应;下层采用微米级电铸工艺,近三千圈细密纹理在金属上凝练成“见光不见纹”的精致质感。整体在光线流动下,既克制,又耐看,带出一种“不言而喻的高级”。
从用户 “想要新 Logo” 的简单想法,到最终呈现的每一处设计细节,这一过程折射出的是:享界对用户需求的回应,并非停留在“听过就算” 的层面,也不是简单堆砌符号的敷衍之举,而是试图在审美逻辑与价值认知上与用户达成更深层的契合。
·写在最后
随着“星享之夜”落幕,密云工厂继续为订单运转,而带有新“星”标的车辆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开始陆续交付。从敞开工厂大门展示制造体系,到吸纳用户意见重塑品牌标识,享界在高端化道路上,正尝试将“用户参与”置于更核心的位置。
正如余承东在晚会现场透露的那样,在今年秋季享界将会推出全新旅行车产品,产品矩阵完善的背后,是对用户需求的持续跟进。对于中国品牌而言,高端化并非单纯的依靠口号,而是通过生产端的硬核实力、用户端的沟通效率,构建与消费者的深度连接。享界的这些尝试,或许正是其在品牌建设中探索“用户信任”的具体实践。
相关文章
2025-07-1212阅读
2025-07-1212阅读
2025-07-1212阅读
2025-07-1212阅读
2025-07-1212阅读
2025-07-1212阅读
2025-07-1212阅读
2025-07-1212阅读
2025-07-1212阅读
2025-07-121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