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满分学霸CEO反手毁约,OpenAI天塌了!谷歌半路截胡30亿天价收购

资讯 » 人物资讯 2025-07-12

报道

编辑:Aeneas 好困

一觉醒来,AI圈又爆大瓜!OpenAI 30亿美元收购Windsurf的美梦,竟被谷歌半路截胡。这家火到离谱的AI编程独角兽,CEO和核心团队转眼投奔了DeepMind,微软竟然也掺和了进来?硅谷挖人大戏,实在太精彩了。

一早醒来,OpenAI又天塌了。

就在刚刚,噩耗传来——曾被OpenAI看中,打算以30亿美元收购的AI编码独角兽Windsurf,突然之间,没了!

出手抢人的,就是谷歌。

现在,Windsurf CEO及其部分团队成员,已经半途被截胡。

OpenAI:???

就在昨天,谷歌和Windsurf共同官宣——

Windsurf的CEO Varun Mohan、联创Douglas Chen以及部分核心研究人员,将加入Google DeepMind团队。

谷歌产品负责人Logan Kilpatrick,已在X上发布欢迎帖

据悉,Mohan及新加入的员工在谷歌DeepMind的新工作是智能体编程项目,主要围绕Gemini展开。

谷歌挖人花了多少钱?目前还未有确切消息。

被各大巨头争抢的Windsurf,什么来头

这一招反转,简直让OpenAI措手不及。

Windsurf,是时下最火的AI编码初创公司之一。用AI写代码、搞开发,这幅未来蓝图简直太香了,各家都在眼馋。

据悉,现在Windsurf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RR),短短几个月就从4000万飙到了1亿美元,增长速度让人眼珠子都要掉出来。

OpenAI盯上它,谷歌馋它,另外还有不少公司在一旁虎视眈眈,Windsurf俨然成了AI编码界的白月光。

OpenAI遭遇被刺,竟和微软有关?

说起来,这一笔交易的流产,背后原因可不止是谷歌截胡这么简单,而是有不少弯弯绕绕。

本来,OpenAI已经下定决心豪掷30亿收购Windsurf,全力进军AI编码市场了。

结果,中途跳出一个第三者,竟然是——微软?

据内部人士爆料,微软作为OpenAI最大的金主爸爸,拥有OpenAI的全部知识产权。然而,OpenAI又不希望Windsurf的核心技术落入微软之手。

恰巧,如今正值OpenAI和微软重新谈判合同之际,OpenAI这么一犹豫,直接就让此次收购的内部谈判卡壳了。

结果不得了,谷歌DeepMind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捷足先登,把Windsurf CEO、联创以及一票顶级研究员连夜撬走了!

而且在这之前,还有一件很微妙的事:Anthropic也搅合进来了。OpenAI收购谈判的消息一公开,拥有最强编程模型的Anthropic,立马限制了Windsurf对其模型的使用权限。

就在周五,Fortune报道称,OpenAI收购Windsurf的排他性期限已过,这意味着 Windsurf现在自由了,可以开始任何其他的收购要约。

大概谁也没想到,谷歌的速度居然这么快。

谷歌新玩法:一种很独特的收购

谷歌的这波操作,搞的是一种全新的玩法——

它并没有收购Windsurf这家公司,也没有控股权。

它只是挖走了公司的核心人物,并且拿走了Windsurf技术的非独家授权。而且,Windsurf本体还可以在原地继续营业。

总之就是,不买壳,不收编,但人才和技术我都要。

总之,这些年AI生态圈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反向收购」:大公司下场聘用AI初创公司的顶尖人才、获得技术许可,但并不直接收购这家公司。

比如刚刚给各家做出示范的meta:向Scale AI投资143亿美元,挖走CEO Alexandr Wang以及数名高管。

谷歌也是这样,通过27亿美元的授权费,招回了出走员工、Character.AI联创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微软也是这么请回了Inflection AI的联创Mustafa Suleyman,只花了6.5亿美元的授权费。

这种交易的好处是,既能让大科技公司在AI竞赛中提升地位,还不用经受并购过程漫长的监管审查。

而大部分核心骨干原地跳槽的Windsurf,下一步该怎么走呢?

目前,Windsurf的业务主管Jeff Wang已经接棒成为临时CEO。而公司的250名员工中,大部分人也并不会跳槽谷歌,而是会继续为企业客户提供AI编码工具。

在刚刚发出的X中,Jeff Wang表示感谢Varun、Douglas和其他人将Windsurf带到今天的位置

不过,核心大脑都走了,剩下的人还能撑起这个独角兽吗?

其实,这种「不好了,CEO提桶跑路了」的故事,之前我们就已经见过不少了。

比如Scale AI因为核心人员被meta吸走,直接造成客户大波流失,业务陷入困难。

Inflection AI被微软「吸干」后,干脆直接放弃了消费级业务。

Windsurf会不会也走上类似的断头之路,目前还不好说。

AI编码,硅谷巨头必争之地

而这一出云波诡谲的商战戏码,也为我们揭示出:AI编码已经成为硅谷的兵家必争之地。

Anthropic已经凭Claude Code赢得了收入增长的奇迹,OpenAI也在大力推广编码智能体Codex,微软的GitHub Copilot也得到广泛应用。

由a16z等众多顶级风投撑腰的明星初创Cursor,最近刚刚完成9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90亿美元。

AI编码的战场上已经是卷得硝烟四起。

原本,Windsurf是这场战役中的独立玩家,但很明显它的崛起让巨头们无法坐视不理了。现在谷歌的这次收购,很大可能会让谷歌DeepMind在这个赛道上再提一档。

这个越来越热的赛道,谁会是胜出的最后赢家?

最近几周的风波让我们明白:你以为是收购战,其实打到最后都成了「挖人局」。人才,就是AI战争的核心筹码。

最终,谁能守好自己的技术班底,谁就能笑到最后。

两位联创:MIT学霸,GPA 5.0

最后,我们来扒一扒此次收购的核心人物——Windsurf联创兼CEO Varun Mohan。

他在MIT先后拿到了CS的本科和硕士学位,GPA拿到了5.0的满分。

在三星、领英、Cloudera、Quora、Nuro等团队,他完成了一系列含金量颇高的实习。在自动驾驶公司Nuro的三年半,他最终晋升为自动驾驶基础架构团队的技术经理。

在Nuro,他就表现出内心的渴望:不止是带团队,而是打造出一款能被亿万用户使用的产品。

以优异成绩毕业后,Varun Mohan和同学Douglas Chen在2021年创立了一家初创。

起初,公司名为Exafunction致力于GPU虚拟化软件,通过管理公有云上的大量GPU来部署模型。

随后,他们敏锐地察觉到,生成式AI有巨大的商机,于是果断将赛道调整到代码领域,公司更名为Codeium。

才短短18个月,Codeium就拥有50万活跃用户,和数百家企业客户,并且在24年4月被福布斯评为年度AI 50强之一。

在MIT期间建立的人脉关系网,对他的创业之路极为重要。Varun甚至调侃道,Codeium的许多同事,都是他初高中时在竞赛中互不相让的对手。

Windsurf的另一名联创Douglas Chen,也是本科在MIT读的CS专业。

经历一系列实习后,他和Varun Mohan共同创办了Windsurf。

果然,去名校读CS专业的最大意义之一,就是找到自己的创业伙伴。

参考资料:

https://fortune.com/2025/07/11/the-exclusivity-on-openais-3-billion-acquisition-for-coding-startup-windsfurf-has-expired/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openai-windsurf-break-acquisition-talks-microsoft-ip-concerns?rc=epv9gi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