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波兰宇航员 Slawosz Uznański‑Wiśniewski 携带一套脑机接口系统进入国际空间站(ISS),参与全球首次在失重环境中进行的脑电反馈实验。该研究由波兰格但斯克体育与运动学院主导,旨在探索脑机接口在空间隔离、高压环境下对宇航员注意力、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干预潜力。宇航员通过佩戴EEG设备,在特定训练任务中学习自我调节脑波,以保持认知状态的稳定。这不仅是太空实验的突破,更是脑机接口技术从地球迈向深空的重要一步。
PART
01
微重力环境下的“意念训练”
波兰宇航员 Slawosz Uznański‑Wiśniewski
此次实验采用非侵入式脑电接口,通过捕捉α波等关键脑电信号,引导宇航员进行“神经反馈”训练。在训练中,宇航员需通过放松或集中注意力等方式,调整自身脑波状态,并以动画反馈形式实时呈现训练效果。实验过程不仅记录脑电波的变化,还评估宇航员的心理状态是否得到有效改善。研究人员希望该方案未来可用于缓解太空任务中的失眠、焦虑、注意力下降等认知挑战,甚至推广至地面上的高压职业场景。
参与该项目的心理学家米莱娜·拉乔维奇 (Milena Lachowicz) 解释说,神经反馈技术通过强化所需的脑电波模式来帮助调节大脑活动并减轻焦虑。“它可以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同时降低压力和焦虑水平,”她说。
该团队还计划评估国际空间站生活对宇航员的压力、情绪反应、满足基本需求的能力、执行精细运动任务和维持心理运动功能的影响。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都将进行心理测试。
在伊格尼斯任务期间的另一项关键实验中,波兰科学家计划研究人类思维如何应对极端太空条件。这项名为“太空心理健康”的实验将把太空收集的心理健康数据与地球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帮助 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长期隔离和恶劣条件如何影响人类大脑。与此同时,官员们宣布,波兰设计的声学监测系统也将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测试,作为名为“无线声学”的实验的一部分。
PART
02
太空中的脑机试验,为地球应用铺路
此次实验的最大意义,并不止步于技术层面。它证明脑机接口设备即使在极端环境下,仍具备实用性与可靠性,为该技术在临床心理调控、人类增强等方向打开了新视野。随着人类航天任务逐步迈向长期化、深空化,宇航员的心理调节能力成为保障任务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类似脑机系统所提供的“非药物、可量化、可实时干预”的解决路径,或将成为未来空间医学和神经科技融合的新方向。
新闻波兰广播电台南非分部门户网站
相关文章
2025-07-1510阅读
2025-07-1510阅读
2025-07-1510阅读
2025-07-1510阅读
2025-07-1510阅读
2025-07-1510阅读
2025-07-1510阅读
2025-07-1510阅读
2025-07-1510阅读
2025-07-151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