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利好还在持续发力!

资讯 » 房地产 2025-07-16

在房地产市场的短暂波动之后,政策工具箱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开启。

2024年6月13日国常会明确提出“多管齐下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为市场注入强心剂。

地方层面支持措施密集落地,从住房金融政策松绑到真金白银的财政激励,一场旨在推动市场止跌回稳的攻坚战正全面铺开。

地方公积金政策迎来系统性优化浪潮。

央行率先于5月18日将公积金贷款利率统一下调0.25个百分点,为各地后续调整奠定基础。随后,多个重点城市在贷款额度与申请门槛上推出突破性措施:

青岛自6月26日起,将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提升至170万元,显著覆盖主城区中等户型房价。同时将计算公式中的“还贷能力系数”由30%上调至40%,实质性提高居民贷款能力。

湖南6月23日实施的新政将最高贷款额度提至104万元。

更为关键的是大幅放宽申贷条件:缴存时限要求从12个月缩短至6个月,异地缴存时间可合并计算,并取消“职工家庭公积金贷款次数不超过2次”的硬性约束。政策包容性显著增强。

与金融政策形成双轨并行的是各地密集推出的购房补贴措施:

浙江衢州6月16日出台政策,对多孩家庭改善型购房最高给予20万元财政补贴——相当于当地约20平方米房价,补贴力度堪称罕见。

湖南推出“购房补贴契税”政策,直接降低交易环节成本。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重庆、济南、合肥等数十城出台形式多样的置业补助,从直接现金激励到税费返还,覆盖人群日益广泛。

关键政策延期稳定预期

除新增措施外,部分城市着力延长既有优惠时效,避免政策“断档”冲击市场信心:

武汉在6月底宣布,将包含契税补助在内的核心房地产支持政策有效期延续至2025年12月31日,为购房者预留充足决策窗口。

广州7月初公布的“商转公”贷款办法征求意见稿,允许商业贷款满5年的购房者转为公积金贷款,为存量房贷家庭提供降负通道。

公积金政策优化与财政补贴加码双线推进,构成当前楼市政策的核心脉络。

央行降息奠定资金成本下行的基础,各城市在额度提升、门槛降低、异地互认等维度深度优化;而衢州等地的大手笔补贴与湖南的契税创新,则从支付端切实降低居民负担。

政策制定者正通过财税让利与金融松绑的组合拳,精准锚定市场核心痛点——预期管理与风险化解。

地方政府在权限范围内将政策效能发挥到极致,无论是武汉的契税优惠延期还是广州的“商转公”破冰,均旨在巩固脆弱的市场信心。

当前楼市虽经历短暂波动,但政策托举的决心与力度已清晰显现。从中央的宏观部署到地方的精细化操作,多维度、长周期的支持框架正在加速形成。

当公积金贷款释放出170万元的购买力,当20万元补贴真切减轻多孩家庭压力,政策组合拳的效能终将在市场温度计上显现刻度——楼市筑底企稳的转折点,或许已在政策坚定落地的脚步声中临近。

这场自上而下的市场保卫战,既考验政策协同的智慧,更检验着落实的韧性与耐心。

当最后一波观望者被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推动入场之时,便是市场重归平衡之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