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8万元起,哈弗猛龙2026款上市。账面实力几乎无懈可击:0-100加速5.9秒,750牛米扭矩,330千瓦综合功率,200公里纯电续航,1000公里综合续航。换成任何数据对比表,都能吊打同级SUV。
新车外观依旧硬朗,圆灯换成榫卯方灯,123颗高透LED,配合全新雄关方垛中网和纵向尾灯,辨识度提升。外挂式备胎或储物箱自由选择,强调越野味道。但这份野性,真是15万区间家庭的刚需吗?
车身尺寸4800×1950×1843mm,轴距2738mm,比同级奶爸车短一截。车内12.3寸液晶仪表+14.6寸中控,搭载Coffee OS 3,前排电动调节、加热,后排靠背可调27-32度。看似科技舒适,却难敌空间短板。
安全与智驾配置到位:22个传感器,支持全域高速NOA、跨层记忆泊车、循迹倒车等Coffee Pilot Plus功能。与不少30万SUV比肩,可用户若真想要智能驾驶,未必会在15万预算段找一台硬派SUV。
动力亮点更突出:全新1.5T发动机,115千瓦;P2+P4双电机,后桥150千瓦,系统综合330千瓦、750牛米。配35.43度电池包,CLTC纯电200公里。同级SUV很少能在性能和续航上同时做到极致。
但市场逻辑不同。2025年7月,猛龙新能源销量4979辆,燃油版3077辆。加总月销8000出头,在大盘属于小众。相比理想L6一款月销1.4万,用户偏好的重心早已写明。
对比乐道L90更明显。L90租电入门价19万,车长超过5米,轴距3米,前备箱空间亮眼。后排舒适度与智能化符号感直接击中家庭需求。相比之下,猛龙的通过性更像是“附加题”。
捷途山海L7则是更致命的挑战者。12.99万起,尺寸4862×1925×1785mm,轴距2850mm,比猛龙更大。内饰配15.6寸大屏,主驾电动10向调节,副驾零重力座椅,甚至有高阶NOA。
L7的动力同样不弱:1.5T混动,综合功率280千瓦,综合扭矩610牛米,纯电续航达200公里,综合续航1300公里。比猛龙少一点极限性能,却在设计、空间和配置上更讨巧。
换句话说,在15万市场,家庭用户必然优先选择山海L7。性能不是刚需,舒适与实用才是决定性。对于猛龙而言,这才是最大价值观冲突——它不贵,但买账的人不多。
长城汽车也清楚这一点。2025年5月,燃油版猛龙定价13.69万,意图覆盖更多用户。可事实证明,补齐燃油缺口并没让猛龙成为主流。因为市场的痛点不在动力选择,而在使用场景。
或许,这就是猛龙的宿命。它有产品价值,却没有市场价值。它能越野、能性能,能在数据对比里赢,却不能赢下一个“带娃去露营”的奶爸心。
长城真正的解法可能是让枭龙MAX为猛龙挡刀。枭龙MAX主打奶爸市场,15-20万区间正好覆盖家庭刚需,猛龙则维持品牌的硬派形象。两者互补,才可能守住市场份额。
相关文章
2025-08-220阅读
2025-08-220阅读
2025-08-220阅读
2025-08-220阅读
2025-08-220阅读
2025-08-220阅读
2025-08-220阅读
2025-08-220阅读
2025-08-220阅读
2025-08-2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