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经济新闻》援引标普全球汽车(S&P Global Mobility)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工厂的产能合计将达到3930GWh,而需求为1161GWh,即产能为实际需求的3.4倍。此外标普全球汽车还预计,直到2026年,电池供给仍达到需求的3倍以上,直到2030年也将达到需求的2.4倍。
《日本经济新闻》由此认为,随着今年3月由德国大众汽车等企业投资的瑞典电池企业Northvolt申请破产,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淘汰已经开始。而欧洲汽车制造商将对中国电池企业的依赖加深。欧美日韩企业与中国的产能和技术差距可能会拉大。
根据韩国电池研究公司SNE Research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总量为504.5GWh,同比增长37.3%,比去年同期的增速还要高出15个百分点。
事实上,由于欧美市场电动汽车的需求减少,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增速已连续两年下滑,而今年的增速回升主要是靠中国电池供应商的带动作用。
目前,中国企业掌握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近七成。全球装机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六家来自中国。
其中,宁德时代以190.9GWh的装机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今年上半年更是全球唯一一家装机量超过100GWh的电池供应商,增速达到37.9%,市场份额同样为37.9%;比亚迪在以自用为主的前提下,以89.9GWh的装机量位居全球第二,增速高达58.4%,市场份额达17.8%;其他位列前十的中国电池企业还包括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和蜂巢能源。
宁德时代位于德国的电池工厂 视觉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在排名靠前的六家中国企业中,除国轩高科外,其他企业上半年在国内的市占率均有所下滑,但全球范围市占率却在增长。换言之,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扩张速度显著高于国内市场。
其他国家企业方面,韩国LG新能源以47.2GWh排在第3位,同比增长4.4%,但市占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韩国SK ON以19.6GWh排名第4,同比增长10.7%,但市占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日本松下以18.8GWh排在第6位,同比增长14.4%,但市占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
SNE Research的数据还显示,今年1—5月,除中国外全球市场电池装机总量为169.3GWh,同比增长26%。而在除中国外的全球市场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一半是中国企业,其中宁德时代仍然高居第一、比亚迪位列第五。
据高盛的数据,2024年电池的平均价格为111美元每千瓦时。同比下降26%,预计到2026年底,电池价格可能会降至约80美元。而为避免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美国和日本一直鼓励在国内生产电池。但随着市场对电动汽车销量下滑速度超出预期,相关做法似乎适得其反。
在美国,电池供应的过剩现象尤为严重,今年其电池产能达到市场需求的4.8倍。此前,拜登政府曾通过推出《通货膨胀削减法案》鼓励电动汽车与电池生产,然而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很快取消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并迫使企业调整业务战略。
例如,松下于今年7月在美国启动电池工厂的投产,并原定于2026年末实现满负荷运转,但因包括其客户特斯拉在内的电动车在美国市场销售低迷,如今满负荷运转时间已被改为未定。松下认为,较早进行满负荷运转存在库存增加的风险。
在其他地区,汽车制造商也减少了对电池工厂的投资。如丰田于今年3月推迟了福冈县电池工厂的建设计划。本田也将去年在加拿大启动的电动汽车和电池工厂建设计划推迟了2年左右。
尽管欧美日韩企业对电池产业的投资正在收缩,但中国制造商仍在加强投资。SNEResearch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比亚迪在欧洲的动力电池装机量达6GWh,同比增长313.4%。《日本经济新闻》称,宁德时代、比亚迪仍在欧洲扩大投资,欧美日韩企业与中国的产能和技术差距可能会拉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2025-08-2515阅读
2025-08-2515阅读
2025-08-2515阅读
2025-08-2515阅读
2025-08-2515阅读
2025-08-2515阅读
2025-08-2515阅读
2025-08-2515阅读
2025-08-2515阅读
2025-08-251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