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爱因斯坦、牛顿比肩,杨振宁的月薪到底有多高?看完瞬间沉默

资讯 » 科技探索 2024-08-19

很多人认识杨振宁,是从杨振宁“老夫少妻”这桩有争议的婚姻里认识的,但对于杨振宁的成就却很少被提起。

其实,杨振宁的成就可以与牛顿、爱因斯坦比肩,他的伟大超乎我们的想象。那么,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到底做了些什么,如此成就每月又可以拿多少工资呢?

杨振宁的父亲是清华大学的数学教授,从小,杨振宁可以说是在清华大学长大的。而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是杨振宁父亲的学生,杨振宁父亲很看好华罗庚的才华,他曾经对华罗庚说:有生之年,我无法超越你,但是我儿子一定能超越你。和很多父亲一样,杨振宁的父亲也希望杨振宁在数学上有所建树。

而杨振宁从小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小时候的杨振宁被叫做“杨大头”,这是因为杨振宁额头比较大,所以很多人很看好他,认为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确实,从小,杨振宁在数学上就有很有天赋,这让杨振宁的父亲也很惊喜。

就这样,杨振宁在清华园度过了八年,直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杨振宁的父亲不得已带着家人去往昆明。

去到昆明后,杨振宁很争气,16岁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时候的杨振宁看到被战争摧毁的家园,多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拯救这个家,改变人们的命运。

就这样,带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强烈希望,1945年,杨振宁获得“庚子赔款”的留学奖金,踏上了留学之路,去往美国芝加哥大学。

原本,杨振宁想做物理实验,但是常常搞得乱七八糟,因此,同学还说:“哪里炸得乒乓响,哪里准有杨在场。”但即使这样,杨振宁的天赋和对学术的认真,还是让氢弹之父泰勒看到了,泰勒对杨振宁说:我建议你认真做理论物理,我愿意做你的导师。

就这样,杨振宁听了泰勒的建议,开始做理论物理。

1949年,杨振宁拿到了博士学位,前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工作。在那里,他遇到了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当时,奥本海默是研究院的院长,他还和爱因斯坦是同事,曾经和爱因斯坦一起讨论过论文。

就这样,杨振宁投入了很多精力在研究所上,直到诺贝尔文奖,他才被大家看到。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一起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定律,这个发现打破了物理学界几十年来认为宇称是守恒的定律,这一研究,让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也是华人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

在还未获得诺贝尔奖时,杨振宁就请杨振宁的父亲为自己第一个孩子起名,那时候,杨振宁的父亲为孩子起了“杨光诺”的名字,这个“诺”是诺贝尔奖的“诺”,这其中寄予了“希望杨振宁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愿望,而杨振宁果真没让父亲失望。

然而,诺贝尔奖还不是杨振宁的巅峰。之后,杨振宁提出了杨-米尔斯理论,这一理论虽然没有获得物理学奖,但影响了很多物理学家,之后物理学奖的获奖者提出的都与这个理论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因此,有人说:杨振宁可以与牛顿、爱因斯坦比肩。这一说法不为过,在《自然》杂志评选人类最伟大的二十位物理家中,除了牛顿、爱因斯坦等外,杨振宁是唯一在世的能够载入人类文明的物理学家。

而对于中国来说,杨振宁的成就不仅在物理学上。曾经,很多怀疑杨振宁,认为杨振宁不该加入美籍,但看完杨振宁的经历,我们又不禁沉默。

1971年,杨振宁回国,当时,国际关系还很紧张,这时候回国,杨振宁其实有着很大的风险。当时,美国总统下了一道命令,中国人在美国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的,不准回国。

后来,杨振宁几乎每年都会回国,每次,回国之后再到美国,都会遭受到美国调查机构的审问。回国的时候,杨振宁靠自己的力量把世界先进的科研成果带到国内,他知道,只有中国强大了,才不会受欺负。

也许,这就是杨振宁入美籍的原因。杨振宁后来说:对于入美籍这件事,父亲一直耿耿于怀,直到离世都没原谅他。

而关于杨振宁的月薪,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开了70万的月薪。2003年,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回到中国,据说当时清华大学给了100万的月薪。

面对高额的收入,杨振宁并没有收入囊中,而是拿出来修建实验室,支持国内物理学的发展,还投入资金协助科研。为了科研,他陆续捐了600万美金。

这就是杨振宁,其实,他一直都心寄祖国。杨振宁说过:我的一生可以算做一个圆,从一个地方开始走了很远的地方,现在又回来了。

(图片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