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
未来
2025 年最新潮的科技产品,自然是各种能拍照、能录像还能 AI 的智能眼镜。
作为(重新带火)智能眼镜这一品类的先驱,meta(前 FaceBook)以两年百万副 meta Ray-Ban 的销量向我们证明了一件事:
把摄像头戴在脸上,还真就在慢慢变成人们记录生活的刚需。
就在刚刚过去的 meta Connect 2025 发布会上,meta 一口气为我们带来了三款新品。其中不仅有 meta Ray-Ban 智能眼镜的第三代改款,还有一个传闻已久的新玩意——
带有彩色光波导显示功能的 Hyper Nova 产品版:meta Ray-Ban Display。
划重点:
meta Ray-Ban Display: meta 首款带显示屏的智能眼镜。通过彩色光波导 HUD 和 Neural Band 腕带,把「脸上的 AI」从概念变成现实,售价 799 美元。
Ray-Ban meta (Gen 2):小改款,是面向大众的主力机型,外观上更时尚,续航和拍摄能力大幅提升,售价 379 美元。
Oakley meta Vanguard:面向运动与极客人群,防风镜造型、中央广角摄像头、长续航和运动数据整合,甚至配备训练提醒灯,售价 499 美元。
Hyperscape:把现实空间「搬进」虚拟空间,Quest 用户可以扫描房间生成逼真的 VR 副本,不过目前仍是 Beta 版。
稍后,爱范儿在 meta Connect 大会前方的小伙伴 @梦雅Myra 也会为大家带来上手体验,敬请关注后续文章。
meta 首款带屏智能眼镜发布!799 美元体验「脸上AI」
毫无疑问,今年最受瞩目的新品将是 meta 首款带显示屏的智能眼镜。
跟最早期的爆料一致,meta 推出了一款右眼带有小型 HUD(抬头显示屏) 的智能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
虽然名字有些无聊,但对于智能眼镜(或者用扎克伯格的话:AI 眼镜)行业来说,Ray-Ban Display 无疑是一款突破性的产品。
和纯粹基于图像识别的手势操作不同,这款眼镜搭载了 meta 长期研发的 meta Neural Band 肌电神经接口腕带,通过识别手腕上的肌电信号以及手腕运动,实现非常精确的隔空操控。
图|meta
值得注意的是,meta Ray-Ban Display 并非完整的 AR 眼镜,而是侧重于在视野中呈现关键信息的单目 HUD 设备——它的屏幕只覆盖了右侧视野的一小部分。
这是一片 30-90Hz 可变刷新率彩色光波导屏幕,总体尺寸为 600x600p,像素密度 42p/degree,最高亮度超过 5000 尼特,在强烈的日光和户外环境都可以保持不错的可读性。
图|meta
根据爱范儿在 meta Connect 现场的小伙伴 @梦雅Myra 的上手体验,Ray-Ban Display 的光波导屏幕无论是亮度还是隐藏效果都非常优秀,正面看过去只能看到侧面的导线:
爱范儿在现场的小伙伴 @梦雅Myra
而 meta Neural Band 手环的识别灵敏度也很高,手势操作的成功率相比去年 Connect 大会上的 Orion 测试机大幅提升,日常使用中应该不会出现任何操作难度问题,甚至把手放在背后也能轻松操作。
爱范儿在现场的小伙伴 @梦雅Myra
与想象中始终显示信息的 HUD 不同,Ray-Ban Display 只有在被呼叫的时候才会点亮屏幕,支持显示比如音乐播放器、相机取景预览、实时字幕翻译等内容,并可将 Live AI 的回复以文字形式投射到镜片上,而不仅仅是语音输出。
或许是因为增加了显示和额外电子元件,Ray-Ban Display 眼镜的重量约 70 克,相比普通版的 50 克略有增加。在混合使用场景中,Ray-Ban Display 的续航约为 6 小时,搭配充电盒可以延长至 30 小时左右。
此外,Live AI 还支持了类似谷歌在 Pixel 发布会上展示的 Magic Cue 功能,可以在用户与别人自然对话的中途全自动地显示各种相关信息和操作(比如创建日程),不需要用户说出任何指令关键词。
眼镜所搭配的 meta Neural Band 手环是另一个硬件亮点。
这款腕带通过读取腕部肌肉电信号,辅助陀螺仪识别移动,让用户用细微的手指动作来控制眼镜界面。去年 Connect 2024 大会上,meta 已展示过原型腕带通过手指捏动来打字的演示,引发行业关注。
而今年的演示则更进一步,扎克伯格在现场甚至展示了一小段佩戴 Display 眼镜、通过腕带识别在桌面上手写字母的方式编辑和发送消息的过程。根据发布会的说法,腕带的手写识别速度至少在 30wpm 以上。
外媒 TheVerge 在体验过后给出的评价是:
我体验过的最好的智能眼镜。
作为 meta 首款真正具备数字显示功能的智能眼镜,Ray-Ban Display 承载了扎克伯格对于「脸上的 AI」的愿景——即将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的助理和信息,在不干扰用户日常生活的情况下融入现实场景。
扎克伯格曾表示 2025 年是决定 AI 眼镜能否通向数亿用户的关键年份,可见公司对这款眼镜寄予厚望。当然也需看到,现阶段它的功能更接近于「增强信息提示」的智能眼镜,而非完全的混合现实设备。
根据发布会介绍,Ray-Ban Display 的起价为 799 美元(约合人民币 5700 元)。这一价格远高于 meta 目前所有智能眼镜产品线上的产品,但从现场演示的功能丰富性和实际效果来看,无疑是非常值得的。
Ray-Ban meta (Gen 2):小改款,但也更好看大了
除了高端的 HUD 眼镜,meta 还同步推出了面向大众市场的 Ray-Ban meta (Gen 2)。
作为一款眼镜的本质,新一代 meta Ray-Ban 提供了更多风格和种类的镜框,包含一款全新的透明镜框款,并提供两种镜片选择:棕色反光金或红宝石。
图|meta
Ray-Ban meta (Gen 2) 的电池续航相比上代直接翻倍,智能眼镜充电盒可以在 20 分钟内将眼镜充至 50% 电量——比此前 22 分钟充至 50% 电量略有提升。
此外,充电盒可额外提供 48 小时的电池续航,相比之前的 32 小时有所增加。
录制规格也提升到了 3K 分辨率,包含录制 3K 30fps、1440p 30fps 和 1200p 60fps 的视频,最长可达三分钟。据悉,今年晚些时候,meta 还将增加捕捉超速快放和慢动作视频的功能——这一功能将应用于其所有 AI 眼镜。
Ray-Ban meta (Gen 2)支持了一项名为 Conversation Focus 的新功能。它的工作模式类似耳机的增强模式,会主动识别和增强和你对话的人的人声频率,在嘈杂环境中让你更容易听清对方在说什么。
更重要的是,这项功能将作为软件更新,在所有现有的 Ray-Ban 上提供。
meta 的 Live AI 模型也相应得到了增强,不仅仅是视觉识别,现在它也支持了用户主动打断对话——只可惜,发布会上面的现场演示还是翻了车,Live AI 助手卡在了一句循环的对话上,没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对话 session。
相比于前代的 299 美元,小改款的 Ray-Ban meta (Gen 2) 上涨至 379 美元。
Oakley meta Vanguard:时尚与运动,全都要
meta 与 EssilorLuxottica 的合作不仅限于 Ray-Ban,也扩展到了集团旗下的 Oakley 品牌。今年 6 月双方已推出一款偏运动取向的智能眼镜 Oakley meta HSTN,主打更长续航和更高的视频录制规格:
而今天推出的 Oakley meta Vanguard 智能眼镜与 Ray-Ban 最大区别在于 Vanguard 采用了运动防风镜的外形,其摄像头置于鼻梁正中央,而非镜框两侧:
相机规格方面,Oakley meta Vanguar 使用的一颗 1200 万像素、122° 广角相机被放置在鼻梁正中,这也是与 meta Ray-Ban 的最大区别,后者只有一颗位于左侧的摄像头。
眼镜顶部还有录制指示灯。通过新的动作按钮,你可以快速切换拍摄模式:1080p/30fps 可录制 5 分钟,1080p/60fps 或 3K/30fps 可录制 3 分钟,720p/120fps 则支持慢动作模式。
产品还新增了超速延时功能,能够自动剪辑生成精彩片段集锦(慢动作及超速功能将通过今年秋季的软件升级推送至全系 meta 智能眼镜),还提供可调节的防抖功能,可根据运动强度自行设置。
此外,这款眼镜所搭载的开放式扬声器 meta 在 AI 眼镜上搭载的最强劲的扬声器 —— 比 Oakley meta HSTN 大 6 分贝,并且,还配备了五麦克风阵列,专门优化了风噪抑制效果,确保对话过程声音依旧清晰。
考虑到户外场景,Oakley meta Vanguard 拥有长达九小时的电池续航,或可连续播放音乐长达六小时。用扎克伯格的话说:这足以支撑你完成两场马拉松——当然,前提是你能跑完两场(doge)。
此外,搭配充电盒,智能眼镜可以额外提供 36 小时的续航,如果你赶时间,可以在充电盒中用 20 分钟快速将眼镜充电至 50%。
在生态整合方面,Vanguard 通过与 Strava 及佳明达成了进一步的战略合作。用户可以一键将拍摄内容同步至 Strava 平台,同时借助 meta AI 的智能分析能力,快速检索个人历史训练记录。
设备兼容性上,Oakley meta Vanguard 可直接与多数佳明智能手表建立连接。连接成功后,手表界面会显示 meta AI 专属标识。在运动过程中,用户只需语音指令,眼镜便会实时播报心率监测数据及其他运动指标,数据传输延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其实际体验当中,当用户做心率区间训练,还会有额外惊喜——右眼上方新增 LED 灯,训练时一旦偏离目标心率区间会变红,还能设置配速提醒。
如果说 Ray-Ban 面向日常生活和时尚人群,而 Oakley 则主打运动与极客圈层,价格为 499 美元,于当地时间 10 月 21 日正式发售。
现实世界「搬进」VR,meta 推出「Hyperscape」黑科技
meta 每年 Connect 大会不仅发布硬件,也会推出大量软件更新。
今天过后,meta 将彻底把现实搬进虚拟世界。最新发布的 「Hyperscape」 技术,可以把你身边的现实空间扫描进 Quest VR 头显,生成一个照片级逼真的数字副本,甚至可以用于加入元宇宙的交互。
Quest 3 和 Quest 3S 用户现在就能下载 Beta 版 Hyperscape Capture 应用尝试,目前仅限个人体验,后续则能通过链接分享,让他人和你一起「重访」这个扫描空间。
这项技术去年的 Connect 2024 上就露过面,一年后,meta 终于把它推到用户层面。
值得一提的是,The Verge 记者提前上手体验了一些预先扫描好的房间,比如厨房环境。在他看来,这些房间看起来和现实环境非常相似,甚至桌上的食物或书堆等细节也比较清晰。
不过,但如果离得太近,「幻象」就会破裂,比如「报纸」上的《纽约时报》文字可以读清,但有时会有点模糊。
那具体是怎么扫描捕捉空间? 根据 The Verge 的描述说,他戴上 Quest 3 头显后,在房间里走动并四处张望时,会有一个虚拟网格开始覆盖在正对着的物体上。大约扫描三分钟后,应用提示记者靠近物体,这时网格开始逐渐消失。
不过,这种扫描虚拟空间并不是实时的。当用户完成一次完整扫描后,数据需要上传到云端处理,通常需要几个小时之后,才能体验到最终成果。
另一个重点则在于。今年 Horizon 平台最大的变化就是引入了全新的游戏引擎,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形表现,同时推出 meta Horizon Studio,帮助创作者打造定制化的游戏体验。
你可以将 meta Horizon Studio 理解为一款VR 世界编辑器。创作者目前已经能用生成式 AI 工具来制作纹理、音频等内容,而今年晚些时候,meta 还将为编辑器加入 AI 助手,进一步支持开发。
支撑这些新元宇宙环境的核心是 Horizon Engine。根据 meta 的介绍,它能够带来「更好的图形、更快的性能以及更先进的 VR 世界」,并支持更高的并发体验。
此外,为了让用户更方便地在 Quest 头显上观看电影和电视剧,meta 还宣布推出 Horizon TV 中心,提供对 Prime Video、Peacock、Twitch 等流媒体应用以及——终于——Disney Plus、Hulu 和 ESPN 的访问权限。
回顾往年 Connect 大会,硬件发布往往遵循「一主多辅」的模式:即每年都有一款核心硬件发布,并辅以其它项目预览或更新。
例如,Connect 2024(去年)的重头戏是 Quest 3S 头显的发布,以及真正 AR 眼镜原型 Orion 的首次曝光;Connect 2023 则推出了 Ray-Ban meta 智能眼镜第二代,并公布了 Quest 3 的详细规格,同时预告了多款 VR 游戏和 AI 项目。
与以往有所不同,本届 Connect 大会的主角不是头显,而是智能眼镜。
meta Ray-Ban Display 这款凝聚数年研发的产品,被视作 meta 抢占智能眼镜市场的重要一步。正如扎克伯格反复强调的,智能眼镜有潜力成为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the next computing platform)。
另一条贯穿各种传闻的主线是 「AI 无处不在」。
无论硬件还是软件,AI 都是共同驱动力。尤其是,在过去半年,meta 不断加码 AI 投资,开启今年紧张刺激的 AI 顶尖人才抢人大战。通过 AI + 硬件「双管齐下」,meta 试图打造一个其他公司难以立即复制的综合生态。
归根结底,这种打法背后,既是 meta 对硬件路线的重新排序,也是对未来计算入口的豪赌。
头显继续承担沉浸式体验的实验场,而智能眼镜则被推上更靠前的位置,承载着「随身化」的野心。再叠加 AI 的强势渗透,meta 将最有望在即将到来的智能计算时代中占据制高点。
文|梦雅Myra,莫崇宇,马扶摇
相关文章
2025-09-1820阅读
2025-09-1820阅读
2025-09-1820阅读
2025-09-1820阅读
2025-09-1820阅读
2025-09-1820阅读
2025-09-1820阅读
2025-09-1820阅读
2025-09-1820阅读
2025-09-18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