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运载极限,我国“雪龙”号出征南极载货量创历史新高

资讯 » 新科技 2025-11-10

IT之家 11 月 10 日消息,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 42 次南极考察队于 11 月 1 日出征,奔赴南极。

此次考察由“雪龙”号和“雪龙 2”号两船共同保障,共有来自国内 80 余家单位的 500 余名队员参加,并邀请来自泰国、智利、葡萄牙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共同参与,预计于 2026 年 5 月完成任务后返回国内。


据央视新闻今日报道,目前,“雪龙”号和“雪龙 2”号均已穿越赤道。按照计划,“雪龙 2”号将直接朝着中山站方向航行,而“雪龙”号将在澳大利亚的港口短暂停靠,接上从国内飞到澳大利亚的 24 名考察队员后,开赴中山站。届时,两船将在中山站会合,开展卸货作业。

“雪龙”号和“雪龙 2”号此次携带了近 4000 吨物资前往南极,其中“雪龙”号载货量达到满载,对中山站和秦岭站两个考察站进行物资补给。

据介绍,此次“雪龙”号出征南极,是 1994 年开始参加我国首次南极考察以来,载货量最多的一次。不仅要保障中山站以及内陆队的物资和设备供应,随着秦岭站的建成运行,“雪龙”号还要给秦岭站进行物资补给和设备运输。


中国第 42 次南极考察队领队助理王焘:今年雪龙船是搭载了中山站、秦岭站、格罗夫山各个站队的物资,总计大约 3000 吨,体积接近 6800 立方米。整个物资运载的数量已经接近了雪龙船运载的极限,整体物资卸运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后面考察队会密切关注中山站周边海域的冰情和天气,在抵达中山站之前,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卸货作业方案。

据IT之家此前报道,本次出征南极重点开展三项工作:

一是推进秦岭站配套设施建设与系统优化。考察队将重点完善秦岭站科研栋、储油供油系统和通讯网络等配套设施。二是持续实施南极多领域综合调查观测。考察队将在南极半岛、阿蒙森海、罗斯海、普里兹湾等典型海域,围绕气候变化对南大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开展海洋、生物、化学、大气和冰川等多学科调查观测。三是开展重大研发项目和国产装备技术的新应用。我国首次开展南极内陆冰层深处湖泊科学钻探试验,探索冰下湖环境与地质特征,为未来研究极端环境生命存在形式和全球气候演化提供支撑。同时,开展自主研发制造的“雪豹”6x6 轮式载具、THT550 全液压大功率牵引装备在南极现场的验证。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