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交会上,“追新”中国科创

资讯 » 新科技 2025-11-18

王星 刘森君


造型各异的人形机器人整齐列队巡游。人民网 刘森君摄

“每年都带孩子来,感受最前沿科技,很有未来感!”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下称“高交会”)的擂台上,两台人形机器人正在激烈格斗。市民林先生提前10分钟就守在了擂台边,孩子坐在他肩头,目不转睛地看着比赛。在他们周围,观众里三层外三层挤得满满当当。机器人一记侧踢狠狠命中得分区,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机器人格斗比赛吸引关注。人民网 刘森君摄

不远处,机器人音乐团默契协作,指尖灵动奏响琴键,鼓点也打得铿锵有力,旋律轻快又带感。

高交会这场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启幕的科技盛宴,集中展示了5000项新产品与新技术,其中90%是实物展品,20%为首发首展,全方位展现着科技的创新活力。


高交会现场人气旺。主办方供图

宇树、众擎、乐聚、戴盟……500多家企业组成的“机器人天团”,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展馆同场亮相,成为本届高交会当之无愧的“人气王”。

从耍宝卖萌的机器狗,到让观众排起长队的机器人咖啡亭;从帮助康复的外骨骼机器人,到工业搬运的机械臂——它们千姿百态,不再是展板上的概念,而是可触可感的日常。


深圳罗湖展区,机器狗表演吸引人群围观。人民网 刘森君摄

“我们的机器人超市已在全国布局四五十个点位,平均能为商圈吸引约三成的人流量。”银河通用机器人高级商务经理雷杰鹰介绍,他们与外卖平台合作的无人药房也已投入运营,工业场景中的物流搬运应用正不断拓展。“我们要把技术真正用进生产与生活。”

作为“中国科技第一展”,高交会的意义不止于展示。它是一扇窗,映照中国科技创新的广度与深度。

展会上,有“身段灵巧”的机器人,也有“顶天立地”的大国重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展区集中亮相长征系列火箭、柔性太阳翼等系列航天科技成果;亦庄控股旗下亦庄星箭,带来国内首个可重复使用火箭研发成果及“火箭大街”全景,吸引不少专业观众驻足交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展出空间站模型。人民网 刘森君摄

走进科研院所高校/产教融合馆,深圳理工大学展出肌电测试设备、无创紫外光疗仪、全自动细胞检测仪等,勾勒“未来太空医院”的雏形。开幕首日,就有来自中东的采购商前来咨询。

“全球太空探索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重点攻关航天员在太空面临的健康挑战。”深圳理工大学未来医学中心执行主任徐志明是未来太空医院发起人,他介绍,已有多个前沿医疗项目完成太空测试,未来将服务于空间站、登月、火星探测及未来太空旅行等场景。


深圳理工大学展出未来太空蛋白食品。深圳理工大学供图

今年,高交会还首次设立“区域经济科技创新成果专区”,从西北清洁能源,到东南数字经济,从东北高端装备,到粤港澳大湾区前沿科技,展出的创新成果集中展示了各地在科技攻关与产业融合上的新突破:上海展团带来“中国环流三号”模型、高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成果等前沿成果;杭州余杭展团重点展示仿生工业灵巧手Revo 2、石墨烯复合纤维等亮点产品;张家港展团的“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缩比模型、大载重六旋翼无人机等吸引大量观众驻足。

技术最终要走向应用。高交会不止“高技术”,更重“促交易”。

在一个小型无人机停机坪前,展商熟练切换中英文,向外国采购商介绍产品特点,对方频频点头。“我们了解到这是中国科技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展会,专程前来,希望发现并带回一些好技术、好产品。”

全球采购对接大会与投融资供需对接会现场,人流涌动。英国、加拿大、印度等国家的千余个采购团,摩根大通、高盛、红杉等3000余家投资机构在现场寻觅“中国好企业”。一次次深入沟通中,合作意向悄然达成。

据主办方透露,本届高交会共吸引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3天累计入场观众突破45万人次,同比增长13%;同期举办重大活动200余场,共促成1023项供需对接与投融资项目签约,意向成交与投融资金额突破17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