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有着“地球最重要股票”称号的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并且处于人工智能狂热浪潮最核心地位的“AI芯片超级霸主”——近期市值一度破5万亿美元的英伟达(NVDA.US),给出了关于当前季度无比强劲的营收展望预期以及远超市场预期的炸裂式业绩增长数据,可谓全面击溃近期风靡市场的“AI泡沫论调”,在极大程度上缓解了股票市场投资者们对前所未有的全球AI支出热潮即将大举退潮的担忧情绪。
英伟达财报与业绩展望公布之后,当前市值约4.5万亿美元的英伟达股价在美股盘后一度暴涨超6%,美股市场的芯片板块,尤其是该板块的那些与AI训练/推理系统密切相关联的AI算力产业链领军者们——比如台积电、博通、AMD以及美光科技股价均大举上扬,一改近期因AI泡沫论调席卷市场而陷入萎靡的股价下行轨迹。
毫无疑问,全球投资者们时隔多个月之后,再度感受到AI狂热投资资金的“AI信仰”所带来的巨大震撼,带动半导体以及AI应用软件板块股价大举上攻。上一次感受到如此规模的AI震撼力度乃在英伟达当时于7月份总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全球持续井喷式扩张的AI算力需求,加之美国政府主导的AI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愈发庞大,并且科技巨头们不断斥巨资投入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对于长期钟情于英伟达以及AI算力产业链的投资者们来说,席卷全球的“AI信仰”对算力领军者们的股价“超级催化”远未完结,他们押注英伟达、台积电与博通所主导的AI算力产业链公司的股价将继续演绎“牛市曲线”。
在AI加速器领域市场份额高达90%的“AI芯片霸主”英伟达于美东时间周三美股盘后公布的业绩声明中表示,预计截至明年1月的2026财年第四财季,总计营收将约为650亿美元,远超华尔街分析师们此前平均预期的约620亿美元——该项预期自10月底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们公布强劲业绩以来可谓不断被上调,即使这样英伟达给出的官方展望仍然强于不断上修后的分析师预期,足以见得全球AI算力基础设施需求究竟有多么炸裂,英伟达业绩仍然处于2023年以来的猛增轨迹。
这一最新的前景预示着,市场对于英伟达AI GPU算力集群的需求依然强劲。这些昂贵且高性能的AI芯片被用于开发GPT系列等AI大模型以及为需求堪称无限级别的AI推理提供最为强劲的计算效能。最新业绩前景意味着,英伟达总营收将比三年期同期增长足足10倍,此外,英伟达最新公布的净利润甚至远超长期以来的两大竞争对手——AMD与英特尔最新季度财报的两者合计营收。
针对这类AI算力基础设施的疯狂支出是否可持续,以及ChatGPT、Claude与Grok AI等AI应用生态相关的海量算力需求是否能延续,外界的担忧一直在累积,英伟达无比强劲的业绩可谓击碎对于AI算力需求的担忧情绪。
AI芯片霸主用无比强劲的业绩轰击“AI泡沫论调”
“人工智能算力需求仍在呈现出指数级加速增长的态势。”有着“AI教父”称号的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声明中表示。“AI正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能完成所有你想要做到的事情。”
“关于人工智能泡沫的说法很多,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并未看到泡沫,关于AI算力需求所有的实际情况却截然不同。”黄仁勋在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最新一代Blackwell架构AI GPU销量远超预期,云端GPU已售罄,AI训练和推理的计算需求持续加速增长,均呈指数级增长。我们已进入AI时代的良性循环。”
关于近期市场重点聚焦的“GPU真实的经济寿命究竟是多久”,英伟达CFO科莱特·克雷斯给出正面回答——即六年前发货的A100 GPU今年仍满负荷工作,这也驳斥了近期“大空头”巴里(Michael Burry)的质疑——即AI GPU等设备实际寿命仅2-3年,巴里当时甚至警告科技巨头正在玩一场危险的会计“戏法”,旨在人为抬高短期利润。
在财报发布后的美股盘后交易中,英伟达股价一度上涨超6%。截至周三收盘,该股今年以来已上涨39%,大幅跑赢标普500指数与纳斯达克100指数,10月29日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这一史无前例的超级关口。但是英伟达股价10月底以来因AI泡沫论调侵袭而下跌7%。
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在截至10月26日的2026财年第三财季,英伟达总营收同比激增62%,达到570亿美元这一历史最高营收规模,环比则增长22%,高于近期不断上调之后的分析师普遍预期552亿美元。剔除某些项目,NON-GAAP准则下的每股收益为1.30美元,相比之下,分析师普遍预期为1.26美元。净利润方面,GAAP准则下英伟达Q3净利润同比大增65%至319亿美元,环比则增长21%,营业利润也同比增长65%至360亿美元。
![]()
英伟达业绩与下季度展望证明,英伟达仍然为全球AI领域当之无愧的“最强卖铲人”,靠着在AI训练/推理领域高达90%的市场份额,乘着全球企业布局AI的前所未有热潮疯狂吸金。英伟达最初以销售PC端的图形处理器(即电脑GPU)闻名全球,但发现其并行架构适用于人工智能以及广泛的高性能计算之后,近年来全身心布局人工智能芯片,拥有大量计算核心、能够同时执行多个高密集型AI任务,并且极度擅长处理并行计算的英伟达AI GPU近年来成为芯片领域的最核心硬件,凭借AI GPU+ InfiniBand高性能网络设备集群+CUDA生态壁垒建立起极其宽阔护城河。
自ChatGPT问世以来,随着AI对于全球高科技行业和技术发展的影响力度越来越大,专注于单线程性能与通用型计算的CPU仍是芯片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其在芯片领域的地位和重要程度已远不及GPU,毕竟 CPU设计初衷是在多种常规任务之间进行通用型计算,而不是像GPU那样去处理天量级别的并行化计算模式以及高计算密度的矩阵运算。英伟达CEO黄仁勋强调,全球向人工智能的转变现在才刚刚开始,他认为,通过将特定任务分解成更小的部分并且进行并行处理来加速特定任务的GPU加速计算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谷歌最新发布的一系列基于Gemini 3的AI产品组合可谓给全球用户们带来史无前例的“AI震撼效应”,势必带来无比庞大的AI算力需求,可谓进一步验证了华尔街所高呼的“AI热潮仍然处于算力基础设施供不应求的早期建设阶段”。再叠加“股神”巴菲特一经建仓谷歌就位列伯克希尔前十大重仓股,谷歌+英伟达带来的强劲AI算力组合,近期可谓全面强化“AI牛市叙事”,强力驳斥一些投资者所焦虑的“AI泡沫时刻”已经来临。
华尔街大行花旗近日表示,短期市场疲软/向下回调可能在投资者们普遍预期之内,支撑股票市场长期牛市的“人工智能基本面叙事”依然完好无损,这可能为回调期间创造重大逢低买入机遇。花旗还表示,空头们的AI泡沫论根本站不住脚,该机构强调当前AI芯片市场的主要矛盾是供不应求,而非需求不足——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台积电CoWoS先进封装产能供不应求将持续到整个2026年。
来自Coatue Management的创始人兼投资组合经理Philippe Laffont表示,现在的AI投资热潮与“互联网泡沫时代”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他称之为“超大规模优势”,这是指包括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软和亚马逊在内的现金流无比强劲的科技巨头们,预计将在明年投入超过5000亿美元继续大举进行AI算力基础设施投资,并且不同于互联网泡沫时代的是,这些现金流强劲且盈利能力稳健的科技巨头乃这股AI大浪潮的核心推动力,这一点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截然不同——当时多数领涨者为那些未盈利的公司。
AI算力需求持续井喷,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仍强劲如斯! 同比大增66%
“市场对英伟达财报这一最新消息的反应非常积极,因为这表明AI算力基础设施支出动能并未出现任何程度减弱,”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高级客户投资组合经理Brian Mulberry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他所在的投资公司长期持有英伟达股票。他表示:“市场对英伟达硬件解决方案的需求依然无比强劲。”
欧洲金融巨头巨头盛宝银行表示:“鉴于英伟达对全球股票情绪的巨大影响,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更广泛的科技行业领导地位方面,其业绩要么可以平息紧张情绪,要么增加新的不确定性。”“毋庸置疑的是,强劲的数字可能通过恢复对半导体行业增长轨迹和人工智能算力相关投资主题的信心来提振市场看涨情绪。”
从已公布财报的科技巨头支出预期来看,美国科技巨头meta、微软、谷歌以及亚马逊在财报中对于最核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包含AI GPU、AI ASIC、企业级存储系统、核电设备支出以及数据中心电力系统等)的支出持续猛增,继续呈现“烧钱买英伟达GPU”的重磅信号。此外,OpenAI、xAI、Anthropic 以及Palantir等AI应用端领军者,抑或聚焦于“主权AI系统”的各大政府部门继续斥巨资建设AI数据中心,全球布局人工智能的这股狂热浪潮未出现丝毫的消退迹象。
黄仁勋多次淡化对AI泡沫的担忧,他上个月在GTC大会上表示,英伟达2025到2026年全年已有超过5000亿美元的营收可见度“在手”。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表示,英伟达甚至有机会超越黄仁勋在10月底GTC大会上给出的2025至2026年累计营收5000亿美元的目标。
![]()
从营收数据的角度来理解,黄仁勋在GTC大会上抛出的重磅预期——即Blackwell与Rubin的2025年至2026年累计营收有望突破5000亿美元,仅仅包含Blackwell与Rubin AI GPU算力集群,全然不包括汽车芯片以及HPC等等重要细分业务营收,并且不包含任何程度的中国市场预期。华尔街的卖方与买方投资机构们,可能已经开始把最新的这一惊人预期纳入他们的基础投资模型。
数据中心业务部门,目前乃英伟达最核心业务部门,正是该部门提供的H100/H200以及Blackwell/Blackwell Ultra架构AI GPU为全球范围数据中心提供无比强大的AI算力基础设施。财报显示,随着全球布局AI的浪潮如火如荼,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部门第三财季实现营收512亿美元,同比激增66%,环比增长25%,而华尔街平均预期为493亿美元。长期以来曾是该公司主要营收来源的游戏PC业务,则录得43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30%,略微不及市场平均预期的44亿美元。
![]()
正如上图显示的那样,英伟达利润甚至已大幅超越两大竞争对手——AMD与英特尔的合计营收数据。
不过,英伟达的扩张也面临挑战。美国对向中国出口高端AI芯片的限制,基本上将英伟达AI算力产品排除在这一其重要市场之外。
黄仁勋一直在游说华盛顿方面撤销这些规定——他认为这些规定在其本应服务的国家安全目标上适得其反。但即便在部分最严厉限制条款有所回撤之后,英伟达目前仍未将任何来自中国AI加速器的销售额纳入预测。
此外,一些投资者也对英伟达与客户达成的大型交易结构表示担忧,担心这种循环经济乃AI算力领域的“左手倒右手”。这些交易涉及英伟达对OpenAI和Anthropic等AI初创企业的投资,从而引发疑问:这些协议是否在创造对英伟达AI GPU系列产品的“人为需求”。
与此同时,英伟达的一些竞争对手对自己终于能挑战该公司在AI芯片领域的垄断地位变得愈发乐观。比如本月早些时候,AMD预测其AI芯片业务将实现指数级加速增长,并大力赞赏即将推出的AI算力集群前景,数据中心运营商们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更多的自研AI ASIC芯片——这一努力将使他们对英伟达AI GPU集群的依赖度有所下降。
5万亿美元不是终点? 市场已经开始期待英伟达市值冲击8万亿美元
华尔街金融巨鳄Loop Capital在近期将该机构对于英伟达的目标股价从250美元大举上调至350美元——意味着市值有望突破8万亿美元,为华尔街最高水平,并且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开始看向300美元这一里程碑式的目标点位。300美元的12个月内目标价,意味着英伟达市值将突破7万亿美元超级大关。截至周三美股收盘,英伟达股价收于186.520美元。
在华尔街巨头摩根士丹利、花旗、Loop Capital以及Wedbush看来,以AI算力硬件为核心的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浪潮远远未完结,现在仅仅处于开端,在前所未有的“AI推理端算力需求风暴”推动之下,持续至2030年的这一轮AI基础设施投资浪潮规模有望高达3万亿至4万亿美元。
![]()
近期全球DRAM和NAND系列的高性能存储产品价格持续大涨,加之全球估值最高的AI初创公司OpenAI已经达成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AI算力基础设施交易,以及“芯片代工之王”台积电、存储巨头闪迪、三星和SK海力士公布无比强劲的超预期业绩并上调2025年与2026年营收增长预期,可谓共同大幅强化了AI GPU、ASIC以及HBM、数据中心SSD存储系统、液冷系统、核心电力设备等AI算力基础设施板块的“长期牛市叙事逻辑”。
生成式AI应用与AI智能体所主导的推理端带来的AI算力需求堪称“星辰大海”,有望推动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市场持续呈现出指数级别增长,“AI推理系统”也是黄仁勋认为英伟达未来营收的最大规模来源。
“这是一场无与伦比的全球AI军备竞赛(AI Arms Race),推动下一个AI章节的强劲动力将是大型科技公司们持续狂热的AI支出,而这种支出浪潮在迈向2026年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任何放缓……我们认为,这对AI革命多头逻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和验证时刻,尽管过去几周投资者们存在一些AI泡沫相关的焦虑,但这并不妨碍资金们继续选择逢低入场。”由资深分析师Daniel Ives 领衔的Wedbush分析师团队表示。
来自Cantor Fitzgerald的分析师团队表示,生成式AI应用软件的快速且极度广泛落地证明这轮AI大浪潮并非任何意义上的泡沫。“在过去12个月里,全球大型推荐系统已采纳了生成式AI。比如搜索迁移到生成式AI。社交媒体迁移到生成式AI。”“用户自主生成创新内容、基于AI的广告推荐引擎,一切都从传统机器学习转向了生成式AI。仅从传统计算向生成式AI的大规模迁移,英伟达就看到了高达2万亿美元的资本支出。我们绝对不处在泡沫之中,相反市场开始认识到‘高质量’AI如何能带来显著为正向的投资回报率。”Cantor Fitzgerald在看涨英伟达股价至300美元的研报中写道。
相关文章
2025-11-200阅读
2025-11-200阅读
2025-11-200阅读
2025-11-200阅读
2025-11-200阅读
2025-11-200阅读
2025-11-200阅读
2025-11-200阅读
2025-11-200阅读
2025-11-20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