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再发两款新车,问界M7两年推出18个版本

资讯 » 智能车 2024-08-27

渠道商表示,新车虽多,但总客群并未增加

文 | 顾翎羽

编辑 | 尹路

华为鸿蒙智行发新车的速度还在加快。享界S9上市不到三周,余承东再发两款新车问界新M7 Pro和智界R7。

2024年8月26日,华为“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在成都举行,问界新M7 Pro上市,共推出四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4.98万—28.98万元。

这款车定位“25万元级最好的SUV”,最大卖点是搭载不依赖激光雷达的HUAWEI ADS基础版智能驾驶系统,配备3个毫米波雷达、10个高清摄像头及12个超声波雷达,可以在硬件成本更低的情况下,实现高速及城市快速路的智能驾驶辅助和自定义泊车,但是无法实现城区智驾功能。

华为“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在成都举办。问界新M7 Pro上市。图片华为

华为“鸿蒙智行”目前有三个在售品牌:问界、智界和享界。问界占总销量的80%以上。对华为来说,这款“入门即智驾”的车型担负着在25万元价位防守理想L6的任务。

问界M7是华为销量最大的车型系列,也是改款最多的车型系列,自2022年7月首次发布以来推出过18个款型。

首次上市时,问界M7提供三个版本,价格为31.98万元至37.98万元。2023年9月,华为推出关键车型新M7,这款车是问界实现销量起死回生的关键,提供五座和六座两种座椅布局,共五款车型,售价为24.98万元至32.98万元。

八个月后,问界新M7 Ultra上市,提供四个配置版本,售价为28.98万元至32.98万元,并全部搭载华为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如今问界新M7 Pro上市,成为M7系列中起售价最低的车型。第一次把价格门槛降至25万元以内。

观察M7的变化可以发现,问界的升级遵循的是常规路径,空间更大、配置更智能、售价更低、交付时间更快。对比一年前的问界新M7,问界新M7 Pro实现了入门即智驾、上市即交付,同时顶配价格降到了30万元以下。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表示,新M7 Pro最低配卖一辆亏两万多近三万元。

通过车型改款升级来保持竞争力是汽车行业的常规做法。燃油车时代,通常是每年推出改款,但涉及动力、传动系统等核心技术和配置,换代周期通常是五年到七年。但新能源车的更新逻辑完全不同,目前汽车智能化正处在爆发阶段,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这些系统的升级周期大多都是一年,甚至不到一年就会出现拥有代际优势的新技术。新车改款的速度成为衡量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再加上中国车市竞争空前激烈,借更新之名,行降价之实也成为诸多车企的常规操作。

华为鸿蒙智行相比于车企,推新的速度更快,M7上市两年,总计推出了18个款型,创下了单一车型推新的纪录。如此快的更新原因有二:

第一,华为进入汽车领域后,一直着力将自己打造为汽车智能化的引领者,这就要求华为时刻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一年前的汽车智能化技术和今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即使车型依旧不愁卖,也不能继续卖。另外华为鸿蒙智行通过联合车企造车的模式,不用承担制造业务的折旧成本,快速改款的压力不大。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问界M7频繁推出新款是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问界和理想在增程式SUV市场的争夺已经成了汽车市场最有看点的一场双雄会。

新M7自2023年9月上市后销量快速爬升,同期理想L7销量滑坡,但进入2024年后,自家的问界M9,以及理想L6的上市直接把M7的销量拉到了单月1万辆以下,虽然5月推出的新M7 Ultra拉回了一些销量,但在问界M5和M7的价位之间,缺少应对理想L6的车型,这一直是问界产品布局上的缺口,此次发布的M7 Pro就是为了补上这个缺口。

不过,这种快速改款,两年推出18个型号的做法也有隐患。《2024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显示,虽然中国消费者对不同场景下自动驾驶功能的兴趣较去年提升,但是其支付意愿却在下降。

数位华为渠道商告诉《财经》,2024年以来,他们已经明显感觉到改款推新过快过多,再加上眼花缭乱的智驾功能,消费者对技术和产品的审美疲劳已经出现,“虽然单看这几个月出的新M5、新M7 Pro、智界新S7等销量都还可以,但是总的客群并没有增长,销量在这几款车之间互相转移而已。”一位鸿蒙智行的头部经销商向《财经》表示,在M7出了之后,新M5有明显的颓势。2024年初M9抢了M7的客流,现在M7抢了M5的客流。

经销商感到不安的是,这种分流客源的情况很快就要出现在问界品牌以外,华为鸿蒙智行目前有三个在售品牌,此前SUV车型是问界专属,虽然智界、享界的车型同属鸿蒙智行,但对问界的影响并不明显,问界一直占据鸿蒙智行八成以上销量。

但此次在M7 Pro发布会上预告的智界R7,是鸿蒙智行旗下第一款问界品牌以外的SUV产品。这款车对标特斯拉Model X,价位预计略高于Model Y,与智界S7对标Model S,价位靠近Model 3类似。智界S7的销量不甚理想,主要原因是新能源中大型轿车的竞争对手太多太强,智界S7作为后来者,先机已失,困难重重。而且问界引流而来的客源绝大多数对大空间有刚需,很难分流到轿车产品上。

但智界R7瞄准的新能源中大型SUV市场则不同,这个市场之所以爆款车型频出,除了理想、问界本身的产品力过硬,本身市场选择偏少,竞争激烈程度较低也是重要原因。等到智界R7成都车展正式发布,到店展示时,问界吸引来的客流也会成为智界R7的目标客户,虽然造型上一个传统,一个运动,动力上一个是增程,一个是纯电,但同样都是中大型SUV,同样使用华为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如何平衡各个车型的销售资源,将成为困扰鸿蒙智行经销商的难题。

责编|王祎

题图|视觉中国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