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弱传播邹振东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传统的印象上,人们觉得在现实世界里大多数人对某一事件的认知,往往会比较单纯、客观、理性与平和,只是一旦放到舆论场上,就容易出现扭曲、放大、情绪与对立。
大家可能会有种错觉:现实世界本来都是好好的,或者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都是因为互联网把舆论场搞得乌烟瘴气,一发不可收拾。
但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的直播,却把这种刻板印象击得粉碎。恰恰是在现实世界的比赛现场,我们看到了匪夷所思的扭曲放大与情绪对立,相反,在舆论场却出现了一种巨大的纠偏力量,在现场中得不到掌声的陈梦,却意外在网络中得到了潮水般的支持与点赞。出现了现场欢呼孙颖莎,网上同情陈梦的平衡现象。
我不否认,有个别平台还是在有意无意地纵容各种拉踩,但大多数平台对拉踩现象的批评与不满占据了主流。特别是从被我称之为相对而言最标准的舆论场——微博来看,我很高兴地发现,因为最多元舆论主体的客观存在,中道力量占据了主导。
从微博话题的点赞数最多的一些跟帖来看,舆论不仅给陈梦给予了最大的补偿,也对匪夷所思的拉踩一改沉默,不平则鸣!
我们传统的对饭圈的治理思维,可能会觉得有两个最大的痛点,一个是失范明星,一个是失控的平台。把明星的乱作为视为饭圈乱象的源头,把平台的不作为视为饭圈乱象的关键。
但孙颖莎与陈梦的拉踩事件,却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一方面,无论是孙颖莎还是陈梦,他们都不是明星,更不是失德艺人,而是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另一方面,这次饭圈乱象的爆发恰恰不是在网络舆论场,而是在现实舆论场。这个经典案例深刻提示着我们:仅仅把明星和平台作为治理饭圈的核心,可能未必抓到了要害。或者说,我们仅仅把治理饭圈的力量与希望集中在明星与平台,可能是不够的。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首先,我不建议把“饭圈”与“饭圈文化”当做贬义词,饭圈是我们治理的对象,而不是我们取缔的对象。我们要打击的是饭圈乱象,而不是打击整个饭圈文化。饭圈文化是一个中性词,不宜对其妖魔化。对饭圈的妖魔化,可能无助于解决饭圈的问题,甚至让饭圈的治理困难更大、代价更大。
偶像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自然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人们不仅对明星偶像化,也会对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偶像化,优秀的医生、教师、运动员都可能化为偶像化的存在,吸引各自的粉丝。
偶像化可能有负面作用,但也有正面价值。要根除掉偶像化的土壤,要杜绝一切偶像化的现象,在人类已知历史和看得见的未来,这都是不可能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要杜绝饭圈文化进入体育界”,我觉得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要杜绝饭圈的乱象污染体育界”。体育界跟饭圈是很难割离的。
我们反感饭圈给体育界带来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噪音与丑陋,但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当今消费疲软的时代,饭圈仍然是刺激消费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有多个案例证明,一个明星的演唱会就可以增加城市多少GDP。
无需避讳,饭圈刺激了体育的消费,拓展了体育产业,引发更多的企业来支持体育事业的进步。在流量也是现金流的这种跨界传播中,体育也得到更多的关注,获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支持。世界体育史也告诉我们,容易产生跨界明星的体育项目,更容易得到关注与资金,也更容易得到发展。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回到孙颖莎与陈梦决赛的这个舆论事件:
我也偏爱孙颖莎。在理性上,我觉得陈梦与孙颖莎都是优秀的运动员,但在情感上,我也毫不避讳孙颖莎更讨喜一些,她的发型她的酷,她的嘴角她的孩子气,更容易招人爱,也更愿意为之付出。
所以,我理解与同情孙颖莎的粉丝们,孙颖莎逢外更强,一人打三项,她的确有让粉丝心疼与不甘的理由。我不建议用饭圈文化来形容他们,定义他们。不要妖魔化孙颖莎的粉丝群体。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
爱一个人需要克制吗?需要。
遗憾的是,孙颖莎的粉丝不懂弱传播,他们不知道这是舆论世界规律。当现场压倒多数的欢呼声强势传播,孙颖莎的粉丝客观上把陈梦打成弱者。
舆论的天平就向弱者倾斜。
孙颖莎的粉丝们,不懂得舆论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补偿机制,现实世界PK失去的(掌声、支持),舆论世界常常会补偿回来。当孙颖莎的粉丝强势表达时,他们越用力,他们越是把他们的反面翘得越高。
舆论最重要的功能是争取朋友,而不是打击敌人。失意的粉丝本来是弱者,当他们围攻起女队教练时,他们又在失去更多的朋友。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没有边界的弱水,就是洪水。
饭圈的本质就是水。我们没办法取消水,我们只能防止和抗击饭圈成为洪水。所以治理饭圈的关键就不是搞一个堤坝来挡住水,而是要形成一个河岸,让他们在两岸间流淌。
不是要把饭圈像水一样在人间蒸发,而是要防止饭圈的水泛滥。所以最重要的是要给这些水约束一个边界,防止他们决堤,甚至任意漫延。
所以治理饭圈,最重要的就是边界的设计、边界的制定,以及边界的执行。这个边界要覆盖构成饭圈的任一要素。
在饭圈的结构链条中,不仅有明星(包括非娱乐界的明星)和平台,还有媒体、机构、企业(赞助商或代言人企业)和粉丝。这些要素都可能因为他们的利益驱动或兴趣驱动,让饭圈乱象突破边界而泛滥。
其中有两个组织,我们过去在治理饭圈中相对比较忽视,一个是明星工作室,一个是粉丝组织,它们是连接饭圈各要素最重要的两个中介。
这两个组织的领导者——明星的经纪人与粉丝的领头人(我不建议把这些人都贬称为粉丝的头目或简称“粉头”)是治理饭圈关键中的关键,因为他们最有可能成为饭圈乱象失控的舆论操盘手。
对饭圈乱象的治理,要从线上扩大到线下,要从表面触及背后的利益链。有关部门要把饭圈文化中关键机构的关键人,管理起来,规范起来,对其中的关键机构、关键组织与关键人物,要分类管理,对其中的恶意挑衅底线者,要坚决打击,打蛇打到七寸。
而对于大多数愿意遵循边界的机构与个人,管理与规范最要紧的不是边界的制定,而是边界感的输出。他们不是有意而越界,他们往往是不懂而跨线。不仅要给饭圈画圈为界,设计一系列的法律与规则的边界,更重要的是要让边界感成为他们的自觉。要把关键对象组织起来,不仅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还要对他们进行传播教育。
要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意识到舆论世界是一个弱传播的世界,饭圈利益链条的各要素们要获得自己的利益,不仅要遵循现实世界的法律与规则,也要遵循舆论世界的传播规律。
各种对立、拉踩、挑战人类的底线,看似可以得到一时的噱头,满足一时的快感,但最终都是要么被现实世界制裁,要么舆论世界抛弃。
而对于那些没有利益,或者在利益链末端的粉丝们,你们也要明白:爱是一种传播,爱你们的偶像,也不能忽视传播规律。否则,不是爱她,而是害她。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微博
没有边界的东西,就会产生恐惧。而恐惧是会传染的。每一个粉丝都要切记,不要让“可爱”变成“可怕”。可以让自己一点一滴的爱,汇流成河,但爱的河流不能决堤,不能让自己无私的爱,变成泛滥成灾的洪水。
相关文章
2024-08-060阅读
2024-08-060阅读
2024-08-060阅读
2024-08-060阅读
2024-08-060阅读
2024-08-060阅读
2024-08-060阅读
2024-08-060阅读
2024-08-060阅读
2024-08-06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