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利叶CEO顾捷:人形机器人将重构医疗康养服务场景

资讯 » 人物资讯 2025-05-17

5月17日,2025年上海科技节在上海张江开幕。与上海通用机器人公司傅利叶(以下简称“傅利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顾捷一同走红毯的两个机器人吸引了全场目光。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钟黛 记者邓贞)5月17日,2025年上海科技节在上海张江开幕。与上海通用机器人公司傅利叶(以下简称“傅利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顾捷一同走红毯的两个机器人吸引了全场目光。

其中,身形较为小巧的是傅利叶N1,身高1.3米,体重38公斤,实测最高稳定奔跑速度可达3.5米每秒,已经累计完成超过1000小时的户外复杂地形测试,单次连续运行时间超过72小时。另一名身形较为高大的则是傅利叶GR-2,身高1.75米,体重63公斤,搭载全新FSA2.0执行器及全自研12自由度灵巧手,支持更灵巧的上肢操作、更强劲的动力系统、更开放的开发平台。目前已在导览咨询、学术科研、工业制造、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实验性落地应用。

“傅利叶N1已全开源,社区开发者可以基于此做很多应用开发。它的体重较轻,可以应用于需要较好运动能力的场景。GR-2的负载能力比较强,可以搬数公斤的东西,未来可以做体力劳动或做互动训练。”顾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15年成立至今,傅利叶陆续推出了上肢康复机器人、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当前,傅利叶已在医疗机器人领域深耕十年,其产品已进入全球3000余家医疗终端。

康复机器人具有较强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市场空间也很大,但对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器人在工厂里搬东西,只要把东西放准就行了。但是康复医疗机器人需要跟人打交道,比如说,拉着患者的手做一些训练,陪患者进行步行训练,与人产生很大的交互。这需要机器人有较强的感知能力,能够多模态地感知世界;有很好的‘小脑’,能够做出运动控制;‘大脑’能够做出任务和规划。”顾捷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在医疗康养领域应用的难点在于,机器人“大脑”和“小脑”的结合度有待提高,机器人难以实时地、高速地产生动作。

傅利叶旗下已有30多款康复机器人产品,累计交付上万台。在很多基层社区已经能够看到傅利叶机器人提供服务。顾捷透露,今明两年,傅利叶计划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康养方面的应用。“我们预计两三年后,可能在一些大型的康复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看到人形机器人的使用。在五至十年后,人形机器人或许能够进入家庭。”

谈及机器人成本问题,顾捷坦言当前人形机器人单台成本较高,主要面向机构客户。“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和功能收敛,我们可以不断进行供应链优化,达到降本的目的。”

顾捷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需要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目前,公司与医院、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广泛合作,通过“需求方(医院)+研发方(企业)+资本方”的闭环,缩短创新周期。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