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压力下的选择:为何从“保楼市”转向“保孩子”?现在有答案

资讯 » 房地产 2025-07-02

近年来,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2023年仅为903万,远低于2017年的1758万,自2022年起更出现人口负增长,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国家将政策重心从“保楼市”转向“保孩子”。 虽然自2023年起,政府为刺激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推出了一系列“保楼市”政策,包括全面放开限购限贷、将房贷利率降至3.5%、首付比例降至2成等,几乎动用了所有利好措施,试图重振楼市繁荣。然而,效果并不理想。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8月份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4549元/平方米,已连续28个月环比下跌,且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达100个,连续5个月集体下跌,房地产市场调整趋势已形成,短期内难以逆转。

“保楼市”策略的失效,并非偶然。多年来,居高不下的房价一直是年轻人生育的主要障碍。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自2016年起,政府便持续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至2021年调控次数高达650次,最终导致2021年国内房价进入长期调整期。 然而,这并非“保孩子”政策的全部。政府正从多个方面积极应对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挑战:

首先,随着房价的持续下跌,年轻人购房成本逐渐降低,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望释放,未来房价将逐步回归合理水平,与居民收入水平相匹配,从而间接促进生育意愿的提升。

其次,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正加速推进。2023年10月,国家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提供600万套保障房,平均每年120万套。这些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的保障房,将有效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题,帮助更多年轻人实现安居梦,从而促进结婚生育。保障房的大量供应,有望扭转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

最后,政府正在积极降低结婚门槛。修订后的《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取消了结婚登记对户口簿的要求,只需身份证即可办理,有效避免了因彩礼、房产等问题导致的婚姻阻碍,为更多年轻人提供了自由选择婚姻的权利,从而提升结婚率,最终推动出生人口数量的回升。

总而言之,面对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严峻挑战,中国政府正积极探索多方面的解决方案,从房地产调控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再到降低结婚门槛,多管齐下,试图扭转人口负增长的局面。 虽然“保楼市”策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但“保孩子”的战略部署正逐步展开,其成效有待时间的检验。

"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