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值十年翻了近一番 成都民营经济形成“55999”格局

资讯 » 新零售 2025-07-03

日前,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成都9家企业上榜;在成都产业园区,1分钟内有企业能够生产100多片柔性显示屏,制造1万多片太阳能电池……

“成都造”大显身手、市场主体乘势而上的背后,是成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力的缩影。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报告日前正式出炉:2024年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18万亿元、十年翻了近一番,占GDP比重50.3%。创造了“55999”格局——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科技创新、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90%以上的经营主体。

2024年以来,成都常态化开展“进解优促”工作,持续打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品牌,有力推动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成为成都助企纾困推出的一大实招。“针对一些发展问题,我们能当场解决的就解决,一些无法当场解决的问题,我们将带回去深入研究,及时答复。”这是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去年走访企业的“同期声”。

成都线下坚持龙头企业“全部进”、重点企业“重点进”、其他企业“按需进”,以“三张清单”覆盖企业全走访;线上创设运行成都政企工作联络群“随时听”,搭建“民企之声”线上助企通道“精准听”,用好“12345亲清在线”“一键听”,构建完善问题“清单交办、随机抽检、督导销号”闭环机制,累计走访服务企业11.6万户,收集企业困难问题和诉求建议3.5万个、办结率99%以上。

成都还打出一套促进民间投资的“组合拳”,包括大力支持民间投资参与“两新”,推动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资金积极向民营企业项目倾斜,工业设备更新领域支持民营企业项目资金占比约55%。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组织发布民间投资项目机会清单、基础设施项目机会清单、产业化项目机会清单,推介重大项目793个,集中释放投资机遇超5300亿元等。

民营企业发展,产业、载体、人才、资本等要素资源缺一不可。成都着力做强支撑,推动产业发展要素,为民营经济增强活力。去年来,成都深入实施“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开展园区优化强承载、产业集群提能级等“五大重点攻坚任务”,构建形成“3个国家级开发区+22个省级开发区+N个市级产业园区”的园区体系。良好的产业生态,让成都企业扎根发展动力更足,信心更强,民间投资活力迸发。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民间投资增长6.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6.3、7.5个百分点,今年1—5月,全市民间投资增长9.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9.7、6.6个百分点。

成都日报 记者 刘泰山 图片 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编辑 刘春春 编辑 黄一可 审核 王宇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