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贾汪桃产业“甜蜜”升级 俏销高端市场

资讯 » 新零售 2025-07-04

网讯(记者 魏静 □ 王若卉)“来,你们吃吃看,甜得很!”桃农老王抓着几个桃子从一片桃树林中钻了出来。老王名叫王计锐,是江苏徐州贾汪人。7月,正值油蟠桃大量采摘上市,王计锐开办的杰博种植家庭农场也迎来近期最忙的时候,这几天他开着一车车满载蟠桃的电三轮来回奔走,脸上难掩喜悦,成片压弯的树枝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徐州贾汪区以丘陵山地为主,依山傍水向阳而生,独特的山水资源孕育了优良丰富的物产。早在四十多年前的1985年前后,贾汪农民自研出“徐蜜1号”水蜜桃,凭借极佳的口感和甜度,在众多水蜜桃品种中争得一席之地,村民也靠种桃逐渐富裕起来。但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和市场变化,软糯的水蜜桃存储成本高,卖不出好价的种桃业开始萎缩。

几年前,贾汪区农业农村局积极着手当地传统农业产业结构改良升级。以种桃业为例,引导农户更新品种,并组织江苏桃产业技术体系和省市农科院等技术专家定期来现场指导和培训,下定决心改善当地种植产业,带领乡亲们打个漂亮的翻身仗,王计锐就是抓住机遇的一员。2018年,王计锐带头承包100余亩土地,并在随后两年内果断砍掉自家桃园的老桃树,更新种植“夏香姬”“油蟠9”和“金霞油蟠”三个新品种,后两者均属油蟠桃。其种出的“中油蟠9号”荣获2021年江苏现代农业(桃)产业技术体系的优质桃果金奖,成为家庭农场的金字招牌。

油蟠桃表面光滑无毛、红黄相间,果肉橙黄色,口感比水蜜桃脆,风味比黄桃甜,反复咀嚼口齿留香,更惊喜的是果核小、耐摆放。“一个桃划下来近10块钱,市场还不一定买得到,俺走的就是高端路线。”王计锐告诉记者,他家桃子成箱售卖,每年6月中旬开始至9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预约和网购订单不断,尽管卖价高,但消费者情有独钟,总是供不应求,之前有位老板更是直接一次性订购6万多元。“我老婆孩子爱吃,让我一定买到。”谈话间,一位徐州沛县的市民风尘仆仆赶来,就为这一口香甜。

“种桃是贾汪特色,不能丢。我们从农科院引进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品种,推广给农户,给他们充足的技术指导和配套支持。”贾汪区农业农村局农办综合科王春生自信地介绍,贾汪北部山区桃树面积2万余亩,老百姓几乎家家都有种桃能手,现在油蟠桃种得好,糖度达到20多度都没问题。有收益就有干劲,因为经济效益明显,周边村民纷纷效仿更新品种,种桃热情大幅提高。每年,贾汪农业农村局还会定期组织高素质农民培训和行业交流活动,政府助力,让老百姓放手去干。

致富不分产业,能让钱包鼓起来就是硬道理。王春生告诉记者,在本地政府的支持和监管下,贾汪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协会,集结各行各业实干能手,现已有六十多位会员,有种养殖的,有开工厂的,也有搞电商的……大家线上线下相互学习,好品种一起了解,好技术一起交流,好资源一起分享。此外,当地创建“贾汪真旺”自卖头公用品牌和配套商城小程序,除蜜桃外,推销本地茱萸山地小公鸡、汴塘煎饼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及农副产品。政府和百姓携手共进,带领当地传统产业焕然一新。

“你看这果子,俺徐州人会说,‘我的乖,怎恁甜乃~’”连拖了几车蟠桃后,王计锐不忘抽空拍几段视频在网上宣传。得益于自动化浇灌等现代种植技术,平时整个桃园只需他和媳妇还有亲戚共三人打理。现在旺季一天采摘上万斤不够卖,得额外聘请三十多人,但桃卖得好,心里就美滋滋的。

桃子的“甜”,甜出了农民的笑脸,甜出了产业升级,也甜出了贾汪传统农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的勃勃生机与崭新面貌。通过更新品种新装备、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打造本地品牌,贾汪桃产业为当地农民带来丰厚收益,实现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双赢的同时,走出本地、走向全国,打造出当地一张响亮的特色名片。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