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地收入增长100%!成都凭什么?

资讯 » 房地产 2025-07-09

在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跌至10年来最低水平之际,成都的土地市场反而比去年同期增长100%。

从全国范围来看,自2021年土地出让收入创下新高之后,就一直在下降。房地产面临着供大于求,房价也在下跌,对地产开发商来说,他们拿地的意愿也在下滑。

到今天,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已经跌至10年来最低水平。

但有一座城市,却是一个意外。

在全国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15.9%的背景下,成都2025年上半年土地出让金高达440亿元,同比增幅超100%,成都的房地产市场,凭什么这么特殊?

2025年一季度,全国土地出让金6849亿元,同比下降15.9%,较2021年同期1.6万亿峰值缩水57.4%。土地财政依赖度从2020年的46%降至22.16%,但核心城市与非核心城市分化加剧。

其中,国内TOP20城市土地出让金占比达66%,杭州、北京、成都等城市通过“优质地块优先供应”实现增长。成都一季度土地收入同比增幅更是高达543%,成为二线城市逆袭典型。

2025年上半年,成都出让涉宅用地近60宗,出让金约440亿元,和2024年上半年36宗、211亿元相比,出让金同比增幅超100%。

而从企业所有制构成来看,成都拿地前30家企业当中,民营企业有12家,去年只有五家。从拿地金额占比来看,也从去年的15%上升至25%左右。

总体来看,拿地最多的仍然还是非民营企业。

根据财政部6月20日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5月国内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14.6%至1941亿元,这是2015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成都之所以能够逆势增长,离不开其土地供应策略。

在供应端,成都涉宅用地连续4年以15%至20%的幅度收缩,2025年计划供应量再减13.6%,供给端的收缩,客观上加剧了土地价格,当土地开始“稀缺”的时候,企业拿地的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

在结构上,成都核心区域土地供应占比更低。

其中成都核心区(“5+2”区域)供应占比下调至40%,稀缺的土地价格也让楼面价突破4万元/㎡。今年上半年,成都集中推出近60宗土地,仅仅是6月份就成交了18宗。

其中,板块区域价值也在重构。其中,招商蛇口以31700元/㎡竞得大源地块,推动成都进入“3万+”时代。

青白江依托中欧班列枢纽优势,创下最高起拍价与成交价双纪录,金牛区茶花板块52亩地块以20200元/㎡成交,溢价率23.9%。

当然,拉动成都房地产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口。

目前成都的常住人口在2147万人,其人口密度达到了1500人每平方公里,庞大的人口增量,也是成都房地产发展的最大依仗。

但显然,成都也在不断逼近人口天花板,这一点也会制约未来房地产发展。2017年,成都常住人口增长了0.64%,到2023年,仅仅增长了0.19%,这也意味着,成都的人口天花板或许已经逼近极限。

根据《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来看,2035年成都规划人口目标为2300万人,2024年成都人口也仅仅增长了7万人,这也意味着未来成都人口几乎很难突破到2500万人。

目前来看,成都的房地产增量依然存在。

截至2023年,成都共有约312万套住房,但常住人口达2140.3万人。住房持有率约为64%,即约三分之一人口(约760万人)处于无房状态。

这七百多万人,就是成都房地产市场的未来。

目前成都主城区楼面价普遍突破1.3万元/㎡,武侯新城出现地价与房价倒挂2000元/㎡现象,房价过高,仍然是制约家庭购房的一个很大因素。

总的来说,成都能够在房地产下行周期里卖地收入大涨,本身就说明了市场看好成都房地产的未来。

从过去的土地财政依赖到今天卖地收入大减,对地方来说,考验的确较大。

而成都的经验表明,在土地财政转型期,通过“优质地块战略投放+产业协同发展+供应节奏控制”的组合策略,仍然可以实现土地市场的结构性增长。但需警惕核心区过热与远郊滞销的分化风险,未来应加强公共服务配套与产业导入的协同发展。

end.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