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两年车企在智驾上“卷”出了新高度,不仅三四十万的高端车“卷”,就连10万级的平价SUV也“卷”上了这种高级装备。
虽然厂家吹得天花乱坠,但是大家买完车回去却发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为了看看真实表现和官方宣传差距到底有多大?我们的横评栏目《干货来了》找到了4款热门10万级SUV,来看看智能泊车能力哪家强。
4款车型分别是月销量稳定在2万多辆的比亚迪宋PLUS,月销8000辆左右的深蓝S05和吉利银河E5,以及销量稍差一点、月销1000多辆的宝骏云海。
为了更全面地考察4款车的“科目二”水平,我们设置了10轮泊车关卡,并按照项目的难易程度划分为三档,分别是:入门级别——你敢用智能泊车吗?中等级别——智能泊车好用吗?终极难度——智能泊车可以让你爱用吗?
在测试开始前,我们发起了一个投票,结果显示大家最看好比亚迪宋PLUS,依次是吉利银河E5、深蓝S05和宝骏云海。看来大家的期待值,基本跟销量挂钩。
最终结果如何呢?先来卖个关子,总之出人意料!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是否好用,跟技术路线、硬件配置有很大关系,4款车的具体配置表现如下:
4款车都采用了纯视觉方案,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省钱,毕竟10万级的车,要是装上了价格昂贵的激光雷达,那车企还怎么赚钱?
再来看硬件数量,比亚迪宋PLUS不负“卷王”名号,传感器数量高达29个,而且还用上了通常比单目摄像头更贵的前视三目摄像头,在4款车中属实良心。
深蓝S05和吉利银河E5都选择了单目摄像头作为核心感知元件,其中深蓝S05的传感器数量为22个,吉利银河E5为17+X(X为毫米波雷达数量,未知)。宝骏云海则采用双目摄像头,全车传感器数量为20个。
比亚迪宋PLUS在传感器数量上有明显优势,剩下的3款车接近,但是真实表现如何,还得看我们的测评结果。不过这里我要事先说明,本次测试表现仅代表测试车辆当时的状态~
在这个级别我们共设置了4个项目,分别为标准垂直车位、窄车位、极窄车位、标准侧方车位,这些都是平时最常见的停车位。
我们依次从停车时长、居中情况(车身左右两侧离停车线的距离差值)来给4款车打分,最终结果如下图所示:
在标准垂直车位中,吉利银河E5和宝骏云海用时相同为46秒,比亚迪宋PLUS仅慢1秒屈居第2,用时最长的是深蓝S05,整整1分钟。另外从停车居中情况来看,宝骏云海表现最好。
但生活中的车位并不会这么标准,考虑到其它车辆干扰,我们还测评了窄车位泊车。宝骏云海和深蓝S05的泊入速度甚至比标准车位还快,分别用时45秒和51秒,比亚迪宋PLUS和吉利银河E5分别用时57秒和62秒。
值得关注的是,吉利银河E5在车位识别和泊入倒没什么问题,但是过程并不流畅,在挂入倒挡后原地思考良久才缓缓驶入车位。
面对难度更高的极窄车位,宝骏云海依旧一马当先,仅用时50秒,深蓝S05用时90秒,而比亚迪宋PLUS和吉利银河E5均以失败告终。
而在标准侧方位泊车测试时,宝骏云海、比亚迪宋PLUS、深蓝S05分别用时62秒、64秒、69秒。令人没想到的是,吉利银河E5的侧方位泊车居然失败了。
在入门级泊车挑战中,宝骏云海不管是泊车效率还是居中情况,都表现最好。那么这个结果在你们的意料之中吗?
在这几项测试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比亚迪宋PLUS在极窄车位垂直泊车时,虽然识别到车位,但是泊到一半却提示泊车结束;再比如,吉利银河E5在侧方位泊车时,不仅没有识别到车位,反倒还出现了幽灵车。
泊车难度继续升级,我们让4款车分别挑战带悬空细栏杆的标准垂直车位、断头路车位、窄位侧方、侧方入口障碍车位,最终的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首先是带悬空细栏杆的标准垂直车位,4款车都能识别车位,不过宝骏云海却是忽隐忽现。从结果来看,4款车均以失败告终,其中比亚迪宋PLUS提示识别到障碍无法继续,在原地退出泊车系统;深蓝S05识别到障碍物后先是急刹,接着继续向前走,最后却斜在路中间直接退出泊车系统;吉利银河E5同样识别到障碍物后急刹,提示“泊车中断请移除障碍”,并且直接挂P挡;宝骏云海虽然能识别到路径中有障碍物,但不会自动退出,也无法选择继续泊车。
在断头路垂直车位,4款车型同样全都失败,甚至只有比亚迪宋PLUS能够识别到车位,不过它经过反复尝试后,还是以退出泊车告终。另外3款车连车位的识别都无法做到,尤其是吉利银河E5,再次识别出幽灵车,看来传感器太少还是不太行。
窄位侧方泊车中只有宝骏云海成功泊入,能够识别周围的车辆和桩桶,不过也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尝试。深蓝S05只能识别个别桩桶,无法识别到车辆与车位,最终挑战失败;吉利银河E5、比亚迪宋PLUS都无法识别车位,也没能成功泊入。
最后在侧方入口障碍车位泊车中,宝骏云海再次挑战成功,仅用时48秒,深蓝S05虽然挑战成功,但是用时长达129秒。比亚迪宋PLUS和吉利银河E5因为无法识别到目标车位宣告失败,并且吉利银河E5的建模又一次出现了幽灵车。
总的来看,在难度升级后,4款车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其中宝骏云海再次拿到全场最高分,真就诠释了那句话:“你们都看不起我,偏偏我最争气”。在这一部分我们也能看出,不是传感器数量越多泊车越好,但传感器少了还真不行。
这里要温馨提示大家,上面这些高难度车位对10级SUV来说,难度很大,平时大家遇到这种车位如果没有十足把握,不要轻易尝试智能泊车。
但如果我们想真的信赖智能泊车,上升到爱用这个高度,夜间昏暗场景也得靠谱才行。大家可能也有疑问,智能泊车在夜间和白天的表现会不会有差距?到了晚上这些纯视觉方案的智能泊车还好用吗?
这次我们设置了两个地狱级车位项目——夜间垂直车位和机械车位,4款车的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
面对夜间垂直车位,比亚迪宋PLUS成功识别并泊入,不过路径和白天完全不同,最终反复调整了七把方向后才停进车位,用时83秒,比白天慢了足足36秒;深蓝S05发挥稳定,用时61秒;吉利银河E5却很反常,晚上泊车速度竟然比白天还快8秒,仅用时38秒;宝骏云海则和白天用时几乎一致,仅花了49秒。
而在机械车位中,4款车型均挑战失败。比亚迪宋PLUS可以识别到车位,不过却识别为侧方车位,即使用指尖泊车也无法选择到车位;深蓝S05可以识别到立柱,但无法识别车位;吉利银河E5,再次出现幽灵车,明明是一排空车位,但它的车机里却停满了车,同样挑战失败。
宝骏云海虽然没有挑战成功,但是就差一点,它能快速识别车位并泊入,只不过却是骑着栏杆停进去的。
面对以上高难度车位,10万级SUV的表现很难让人满意。听我一句劝,要是咱遇到这些车位,就老老实实自己停。
经过10轮挑战后,宝骏云海断层领先,连我都觉得不可思议,要知道在前期投票中,根本没几个人支持它,可能是看它长得可爱?
另外深蓝S05和比亚迪宋PLUS分别位列第2名和第3名,吉利银河E5垫底。吉利银河E5在测试中多次识别出幽灵车,到底是单目摄像头的错还是毫米波雷达给的假情报,真的需要回去好好反思一下了。
说到这,大家都应该感受到了,普通常规车位交给智能泊车没问题,但是遇到稍微难一点的车位,车辆可能就摆烂了,所以“科目二”还得靠自己!
最后,你们还有什么想看的硬核横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没准下一期《干货来了》就是你想看的~
相关文章
2025-07-117阅读
2025-07-117阅读
2025-07-117阅读
2025-07-117阅读
2025-07-117阅读
2025-07-117阅读
2025-07-117阅读
2025-07-117阅读
2025-07-117阅读
2025-07-11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