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 | 焕新极氪001继续爆火:谁在偏爱“小众”猎装车

资讯 » 新科技 2025-10-18


作者 商迪安

10月11日焕新极氪001上市后,订单火爆,大定锁单量迅速突破1万。

它像一次精准的“市场爆破”,炸出了一个庞大而独特的新消费群体——他们不是我们刻板印象中追求“鬼火”拉风、沉迷声浪与回头率的性能车玩家,而是一群在当代中国社会快速演进中,完成消费价值重构的新生代中产。

时间拉回到3个月前。7月14日,极氪宣布猎装车累计销量正式突破30万辆大关。这是极氪也是原本小众的猎装车型一个里程碑式的成绩。

30万辆的历史销量,焕新极氪001上市迅速斩获1万辆的锁单,这些成绩足以说明极氪001获得的口碑和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要理解这一点,关键在于一个问题:究竟是谁在用真金白银为极氪001投票。答案本身,也在每一个极氪001车主身上。


谁在买极氪001

猎装车起源于欧洲贵族的狩猎文化,现代猎装车起源于超豪华双门跑车。因此,以性能为标签的猎装车是家境优渥的年轻人的“专属玩具”,是彰显个性、带有炫耀意味的社交符号——正如曾经的“鬼火少年”,为了追逐极致声浪、外在的瞩目,而不是实用性、性价比。但极氪001却勾勒出一个截然不同的消费群体。


王子雯是一位典型的极氪001车主。2021年,他当时远在巴基斯坦支持“一带一路”的建设工程。在电脑上他看到了极氪001的发布会,就盲定了一辆极氪001。当时新能源汽车还是稀罕物。

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零售渗透率只有14%,中国的公共充电桩保有量约为‌47万根,大致是加油枪数量的20%。新能源汽车冬天趴窝路上、续航严重缩水的新闻层出不穷。正因为如此,他对新能源汽车一直持谨慎观望的态度。

之所以把极氪001作为自己的第一辆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位桥梁结构工程师,他就把搞工程的标准作为自己选车的标准。桥梁和车的共通点在于:承载了人对空间移动的追求、对安全的极致追求、结构要高效且合理,然后在此基础上呈现自然的美学状态。

他认为,极氪001恰好满足了自己作为工程人的审美和要求,达到了功能、结构和美学的统一。从主被动安全配置、车身结构设计、钢材用料、碰撞时的保护性、工艺成熟度,甚至看底盘上的封胶工艺、打胶的接缝处、零配件供应商等各个方面考量,极氪001就是他通向新能源汽车世界的桥梁。

极氪001的30万车主中,他是一个典型代表:作为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中涌现的年轻中产,讲究务实与品质并重,注重性价比与实际需求,同时追求个性化体验,兼顾理性与悦己的平衡。总结起来就是懂车、有品、会享受生活、理性思考并感性表达。

极氪001的车主中,韩羿就是另外一个典型:在购买极氪001之前,他开过沃尔沃、AMG和迈巴赫等不少车,后来在浙赛赛道遇到了极氪,先后购买了极氪001、极氪001FR和极氪9X。

他认为,极氪的动力系统优秀、对操控和调教有深度理解,刷新了自己对新能源汽车的看法。购买极氪001后,他花了很大的精力改装,卡钳、轮毂、轮胎等。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最终还是极氪的安全性。

他精心改装的车辆曾在2023年12月21日与一辆水泥搅拌车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在事故现场,因为十余吨重量的碰撞叠加碰撞角度,水泥搅拌车翻车,他的车辆车头下倾,气囊弹出,近乎报废。但他没有受伤,自己打开车门下车,系统帮助他报警并联系家人。事故发生后第三天,他就联系了自己的极氪销售要“再订一辆”。

新能源汽车时代,用户已经习惯听到“安全是最大的豪华”,但就极氪而言,安全并不能用“豪华”两个字来形容,在极氪的基因里,“守正”要守的就是用户的安全,这是极氪造车的底线和不可改变的原则。正因为如此,极氪001的车主在事故中人身安全得以保障,“0自燃”更添一份安心。


以王子雯和韩羿为代表,他们早已跳出“满足他人眼光”的束缚,转而追求“自我需求”的精准匹配——买极氪001是为了在独自驾驶时享受技术带来的操控愉悦,是高强度的社会竞争中对自己的“犒赏”;选新能源、选猎装车则是基于实用场景的理性判断,而非盲目追逐潮流。


消费者全都要,极氪001全都有

读懂新生代中坚的消费逻辑,就能明白极氪001 的热销不是偶然——他们既想拥有性能,又不愿牺牲日常的实用;既追求科技的便捷,又拒绝为概念买单;既看重可靠的品质,又不愿为品牌支付溢价。极氪001则恰好成为“不妥协需求”的最佳答案。


极氪 001 用全能重新定义猎装车产品标准,它也是一款 5 米车长、 3 米轴距、 2 米车宽、配置拉满的豪华大型车,空间如 SUV 。特别是焕新 001 拥有 2.83 秒破百的双电机性能,零百加速就像跑车。极氪 001 彻底打破了“性能车 = 不实用”的铁律,可以是“赛道玩家”,也可以是“家庭伙伴”。

它还化解了“先进科技”与“实用好用”的割裂。焕新001升级到全栈900V高压架构,充电从10%到80%最快7分钟,把“充电1小时”压缩到“喝杯咖啡的时间”,直接解决了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Thor-U顶级智能驾驶芯片和智能座舱系统不再是“炫技工具”,而是智能、舒适和安全的保障。


它拒绝了“品质”与“溢价”的捆绑。极氪受益于“吉利+沃尔沃”的技术沉淀,用户的安心肉眼可见:电池“0自燃”,“公路坦氪”的抗撞标准,再到制造工艺的品控体系,每一处都经得起推敲。但它没有附加传统豪华品牌的“Logo 泡沫”。


回顾第一代极氪001,它将空气悬架、电动门等超豪华体验带入30万以内市场。现在,焕新极氪001又将“浩瀚星空顶”、全栈900V高压纯电架构、最大充电倍率12C的神盾金砖电池、NVIDIA Thor-U顶级智能驾驶芯片在30万以内车型上实现搭载,降低了用户体验豪华配置的门槛。

“品质”成了极氪的品牌和用户的甜蜜点。极氪官方数据显示,购买极氪001的车主中,平均年龄只有32岁,本科以上的比例超过80%,增换购比例高达70%。极氪销售透露,其中不少增换购的车主来自BBA、保时捷和迈巴赫等豪华品牌。而极氪001是2024年中国25万以上纯电销量冠军,卖的比轿车和SUV都好,真正实现了豪华平权和技术普惠。

由汽车之家与车百在线联合发布的《2025中国汽车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关注质价比的用户成为主流。一群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工薪阶层和新中产已经主导了汽车消费市场,推动汽车消费从用豪华品牌体现身份、只求极致性价比转向关注“品质+性价比”兼具的质价比,他们不再愿意为豪华品牌的品牌溢价、高价选装付费,也不会一味追求低价而舍弃舒适、安全和品质。


极氪001的过往市场表现和焕新极氪001最新的订单成绩,更像是一面镜子,映射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深层变迁:至少在曾经高价横行的性能车领域,主流的消费心智正在走向“熟熟自主”。

细看极氪001的车主画像,正是这种成熟心智的体现:这些车主平均年龄32岁,意味着他们正处于事业上升期,有能力为“喜欢”买单,同时也能基于对家庭的责任选购兼顾豪华、舒适、安全的车型;超80%的本科以上学历,证明这个群体更擅长理性分析、辨别真实价值;70%的增换购比例,则意味着他们更懂“什么值得买”。

QuestMobile的《2025汽车消费市场洞察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购车偏好呈现显著的代际差异,80后则更注重品质与实用性,90后追逐科技与潮流——这正是极氪001车主最集中的年龄层。

这个用户群体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极氪知道这些用户最需要什么,极氪001的爆火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极氪001火爆背后:中国高端品牌的成熟之路

极氪001的火爆,不仅印证了产品本身的硬核实力,更折射出中国汽车消费观念的根本性变迁:以新生代中产为代表的消费群体,正在主动拥抱本土高端品牌所呈现的“真实价值”。他们不再盲目迷信传统豪华品牌的光环,而是更理性地为产品本质、技术诚意与品牌信任投票。

极氪001的成功,恰恰是捕捉到了这一关键转变。同时在自身的发展中也意识到:当“务实悦己”消费成为主流,品牌在产品力领先之外,真诚沟通、实力说话,将成为与用户之间最牢固的纽带。

这一认知,也体现在极氪近期一系列主动、透明的用户沟通策略中。提前2个月发布车型更新预告,全国门店都支持“用户透明服务公约”,用规则展示真诚;高管团队在社交媒体活跃度提升,直面用户沟通;官方平台开通“极氪零距离”等互动专栏,回答用户关心的热点问题。这两天,部分用户在焕新001上市后,对免费流量时长、三电质保等权益上依旧有些犹豫,希望官方能够延长相关时间,极氪也是在第一时间回复网友,表示过渡期内仍为焕新001用户提供终身三电质保及流量权益,获得用户的好评。


这些举措不仅是营销手法的升级,更代表中国高端品牌在成长中汲取教训、走向成熟的标志:学会倾听、敢于坦诚、回归产品。

而市场也给予了积极回应:焕新极氪001上市后,大定锁单量迅速突破1万辆。多地门店前来体验和咨询的消费者络绎不绝,队伍大排长龙。这一成绩说明中国消费者——尤其是那些高学历、高品位的年轻中产——已具备强烈的意愿,为优秀的自主品牌产品力买单。他们看重的不再是传统豪华车标Logo带来的身份加持,而是技术平权、安全守护与体验升华,也是品牌坦诚沟通态度带来的信心。


这种“用真金白银投票”的背后,是一场静默而深刻的消费迁徙:中国汽车市场正从“符号消费”转向“内涵消费”,一个跳脱传统符号、理性辨别价值、真诚满足自我的消费时代正在来临。

极氪001,作为2024年中国25万元以上纯电车型的销量冠军,到如今焕新001的持续获得消费者认可,这不仅是一款车型的成功,更是中国高端制造与自信消费的双重成熟——当一个国家的中坚力量,愿意为本土高端品牌的产品力由衷喝彩,那便是产业与消费文明共同迈向新阶段的开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