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新识研究所
双11预售结束的第一个凌晨,骑手李畅忙得不可开交,他打算送完手上的三单就回去休息,在他的配送箱里,放着一箱啤酒、一盒布洛芬还有一份充电宝。这种“魔幻”混搭背后,藏着今年双11的最大变化——即时零售已成为电商竞争的核心战场。
今年“双11”,阿里加速推动上千个品牌入驻淘宝闪购,京东则将“秒送”业务全面纳入大促体系,随着行业对“分钟级”履约的需求日益迫切,运力保障已成为大促期间转化效率的关键支撑。
在此背景下,平台纷纷加码前置仓布局、深化与本地配送网络的合作,并通过物流算法的优化升级和骑手资源的弹性调配,力求在订单高峰时段仍能稳定兑现“半小时达”甚至“十分钟达”的承诺。
今年双11,平台和商家正从前端的“价格战”向后端的“服务战”转移,而履约速度或许是这场新战役的胜负手。
01尾款还没付,货就送到,今年双11送好快
“比后悔先到的是快递”,现在的双十一快递配送速度,还真是应了网友们的调侃。
新识研究所发现,在双11期间网购的产品,基本发货的次日就会收到取快递短信,以往1-2天左右时间能取到快递这在是比较少有的情况,但是今年已经变成购物的常态。

原以为这已经很快了,不过社交媒体上各种网友的分享,才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不少网友晒出自己的快递送货单,都给予了今年双十一配送速度的高度评价:“这波双十一物流真比外卖速度还快呐”“双十一的物流也太卷了”“我嘞个中国速度,双十一八点支付尾款,快递九点半就送到家门口了”“像是快递小哥在家附近等我付了尾款”等等。

原以为半小时到一小时送到已经算离谱了,没想到还有“高手”。
来自上海的陈晨表示前一天晚上才抢的订单,没有及时付尾款,把快递员都等着急了,在楼下打电话催付尾款,10分钟不到就送货上门了。

在这些“分钟级收货”案例中,可以发现基本上都是由菜鸟速递来承接的,并且在“已下单”下面会附带提示,已享受品牌和菜鸟联合提供的“预售极速达服务”。同时这类服务,针对的商品类别更多的是生活用品和护肤品居多,并且支持夜间派送,这一次的双十一活动卷的不只是价格,更是在快递装上“即时零售”的性质。
据南都N视频报道,今年双十一,除了预售下沉城市之外,全国超过300个城市的消费者也可通过“预售极速达”服务享受物流提速,更多消费者能享受到当晚付完尾款,第二天就收到货的体验。据统计,该类订单中当日或次日达比例将达95%以上。菜鸟供应链预计在今年双十一预售期间,下沉包裹量将达到数百万件规模。
如今送货的不再单单是常见的快递小哥,也有天天在小区里穿梭的外卖骑手。最绝的是,收货时间直接从“几日达”压缩到了“次日达”“半日达”,甚至“分钟达”,下单的快乐还没消散,收货的快乐就立马接上了。
为了迎接这次双11,淘宝已经将顶部的Tab为双11新增了一级独立的流量入口,更多的消费可以直接点击进入,这也给商家带去了更多的流量和曝光度。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天猫双11首日,淘宝闪购在全国270个城市的夜宵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超市便利订单增长670%,饮品、烘焙、水果生鲜等即时性需求强烈的品类均实现两倍以上的增长。
而美团闪购向用户发放了总计170万张免单券,其中包含40万张专供品牌官方旗舰店使用的免单红包,单张最高面额达200元。
并吸引了索尼PS、珀莱雅、毛戈平、欧莱雅、蕉下、徕芬、苏菲、漫步者、飞利浦、安克等超百家知名品牌率先入驻。与此同时,“品牌官旗闪电仓”已在北上广深及成都、长沙等数十个城市落地开仓,加速构建分钟级即时零售网络。
在这场配速的“战场”上,除了淘宝和美团,京东也在快递配送速度下足了“功夫”。
除了211限时达、次日达、夜间配三类,京东将即时零售也纳入本届双11促销范围,通过推出“秒送好物低至5折”等活动,借助双11流量推动即时零售业务发展。首轮战报显示,今年“双11”由“京东秒送”服务的3C数码产品成交用户量同比增长高达350%。
这充分表明,即时零售已成功接住了双11的顶级流量,并将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售增量,也为双十一这个传统购物节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02品牌也开始抢占前置仓,没进前置仓的商家先输一步
虽然消费者都感觉到快递配速快了许多,但是什么导致这种明显的变化?
今年的突破在于“预售数据”与“前置仓网络”的深度结合。当消费者支付尾款时,包裹不再需要从遥远的中心仓出发,而是从就近商家的线下门店或更近的前置仓直接配送。
什么是前置仓?它是将仓储节点从城市郊区的中心大仓,前移到社区、商圈等消费终端1-3公里范围内的微型仓,面积可能在200-500平方米,但却存放了各种高频商品。

如果说物流网络是身体的动脉血管,那么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前置仓,就是最末梢的毛细血管。此次的双十一,菜鸟运用的是“预售+前置仓”的双模式,这让"分钟达"成为现实,京东更是主打“现货开卖”,用户下单后无需等待调货或预售,可立即发货。
以往“中心仓-分拨中心-末端站点”的传统电商供应链模式,正在被“中心仓+前置仓+线下门店”的多级、分布式网络所补充甚至替代,这使得供应链变得更短、更迅捷。
据邮政局调查并测试发现,2025年第三季度快递服务全程时限为51.32小时,同比缩短2小时。其中,从分环节来看,寄出地处理环节平均时限为8.50小时,同比延长0.28小时;运输环节平均时限为29.94小时,同比缩短2.50小时;寄达地处理环节平均时限为9.95小时,同比延长0.29小时;投递环节平均时限为2.94小时,同比缩短0.06小时。72小时妥投率为86.47%,同比提高2.08个百分点。
在这场配送的改革中,商家自然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之一,除商品周转加速外,快递配送速度的上升提高了商家服务质量,消费者和商家的成交效率会更加直线上升,带给商家是更多的订单处理空间。
以前,线上旗舰店和线下实体店就是两套“独立班子”,各卖各的货,线上缺货的时候,线下仓库堆得满满当当,而线下没人买的时候,线上订单却排到了天边,库存根本没法互通。
现在接入“闪购”之后,线上线下的库存彻底打通了,线下门店不再只是个卖货的地方,摇身一变成了设在城市里的“间接版前置仓”。这样一来,商家手里的商品能更快到消费者手里,门店的库存也能周转得更快,再也不用怕货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积压成大山了。
自4月底上线以来,淘宝闪购持续加码吸引商家入驻。截至10月15日,已有3.7万个品牌、超40万家线下门店接入该平台,覆盖数码家电、美妆个护、家居生活等多个品类。
以特步为例,该品牌天猫旗舰店上线淘宝“闪购”入口,直接打通全国2500家直营门店的实时库存。据官方披露,目前已有超过3.7万个品牌、约40万家线下门店通过这一模式全面接入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平台,覆盖数码家电、美妆个护等主流消费品类。
与此同时,美团闪购也在“双11”大促期间加速拓展品牌合作。10月21日,鸿星尔克和李宁相继启动门店入驻美团闪购,全国近千家门店同步上线。
商业数据派表示,今年双十一期间,淘系平台上中小商家的成交总额占比达42%,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商家的平均营销成本下降25%,毛利率提升8个百分点;“全域融合”订单占比达35%,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对于门店布局相对稀疏的小众品牌,也开始借助前置仓等供应链策略切入即时零售赛道,通过精选高频消费、热销爆款商品入库,同样实现小时级送达,以弥补线下网点覆盖的不足。
过去线上线下单打独斗的局面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度嵌入平台生态的“共生模式”。
品牌不再需要自建昂贵的物流和门店网络,而是将自身的产品力与即时零售平台的流量、履约能力相结合,专注于打磨产品和筛选爆款。
而平台则基于海量消费数据,为其提供精准的选品建议和智能的库存管理方案,前置仓不再是孤立的仓库,而是变成了一个集数据、选品、仓储、配送于一体的“微型零售枢纽”。这种“预测式履约”能力,正在取代传统的“响应式履约”,成为新的竞争壁垒。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万物皆可即时达”的想象空间被进一步打开,过去需要数天等待的个性化商品,如今也能在指尖滑动后快速送达,从而将“即时消费”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
03
双11的战火,正从价格燃烧至速度,从线上蔓延至线下,彻底重构了人、货、场的关系。
从“几日达”到“分钟达”,双十一配送速度的跃迁,使其不再仅仅是传统电商中的一个配送选项,而是从价格到服务,从流量到供应链重塑了消费者的购物心智和行为模式,竞争的维度已被彻底改写。
履约能力背后的系统协同,成为这场即时赛道上的核心比拼项。
从前端的流量分发、商品推荐,到中台的库存管理、订单调度,再到末端的骑手运力调配与路径优化,每一个环节都需高度联动、实时响应。平台不仅要打通线上商城与本地实体门店的库存数据,还要实现与品牌商、仓配体系乃至第三方物流的深度协同。
这种看不见的基建,决定了用户下单后能否真正实现“又快又稳”的体验,也成为区分头部玩家与追随者的关键门槛。
相关文章
2025-11-012阅读
2025-11-012阅读
2025-11-012阅读
2025-11-012阅读
2025-11-012阅读
2025-11-012阅读
2025-11-012阅读
2025-11-012阅读
2025-11-012阅读
2025-11-012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