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玩火,亲自发币

资讯 » 新科技 2024-08-08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颖宝

京东玩了一波大的,大到没有同行敢掺和。

京东旗下的京东币链科技 ( 香港 ) 宣布,将在香港发行与港元1:1挂钩的稳定币,目前已进入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的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名单。

稳定币是加密货币的一种,旨在与实际货币维持相对稳定价值。在全球市场,稳定币有“线上印钞机”之称,过去4年里季度转账量增长了17倍,2024年二季度已达4万亿美元。

但在内地市场,大厂们均对稳定币避之若浼,即便早年间有涉足加密项目的,如今也全面撤退了。有钱却不赚,是因为这门生意的风险已不止于商业范畴,更涉及监管红线。近年来,监管机构多次点名稳定币,谨防稳定币与法定货币存在“对通性”而或将导致的金融安全问题。

游走在监管边缘的敏感生意也敢碰,京东到底怎么了?

玩火风险

不管外界怎么看,发行“稳定币”这事,京东自己是相当认真。

从行业背景来看,香港于2022年发布关于稳定币的讨论文件,并宣布将制定相关监管政策。于2024年3月公布稳定币发行人沙盒政策,即召集一批测试者,探寻发行稳定币的可行性;同年7月,京东币链科技与渣打银行、香港电信等企业一同成为“发行人”。

政策构思到测试的这两年里,京东并未闲着。京东币链科技 ( 香港 ) 虽在2024年3月才成立,但资质齐全,已拥有证券交易1号牌、4号牌,以及资产管理9号牌。与此同时,京东币链科技 ( 香港 ) CEO刘鹏来头不小,领英上其自称为微信支付联合创始人和产品总监,并作为核心产品人员推出了“微信红包”这一现象级产品,此后还进入华为担任全球移动支付产品运营业务负责人,可以说支付经验上无出其右。

在稳定币的发行端与流通支付端,京东均已做好铺垫,原因自然是为了获得“钞能力”。泰达币的发行公司Tether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其净利润高达4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7亿元)。要知道,同一报告期内,中国白酒巨头贵州茅台的净利润“仅为”240.65亿元、通信巨头中国移动的净利润“仅为”296.09亿元。

即便无法成为第二个Tether,但面对如此巨大而诱人的蛋糕,能狠狠咬上一口也是一笔巨大的收益,这可能是京东入局的最大动机。

但诱惑的背后,藏着不言而喻的风险。

其中最尖锐的问题是,京东稳定币与港元挂钩,港元又与美元挂钩,这就意味着京东稳定币将与美元形成密切关系。而且由于京东稳定币与港币是1:1,是不是京东稳定币变相成为了另一种港币?

这种设定的正面是,简化了海外消费者在京东的购物渠道、提高了京东在全球市场里的商业地位和价值,同时为整个跨境支付行业提供了新的便捷化方案。京东也表示,将配合全球监管机构的工作。

而反面是,虽然中国内地对稳定币的态度有所缓和,但仍对其抱有戒备心,尤其还是与美元形成敏感关系的稳定币。

京东币链官网的表述显示,京东稳定币具备“具备全额兑换、全面透明、全面合规的特性”。“全额兑换”是什么意思?如果把人民币换成港币,再把港币1:1换成京东稳定币,那么京东稳定币是不是又变相成为了一种换美元的通道呢?当然,这也取决于京东币链官网所说的“全面合规”又是如何执行的。

早在2021年9月,中央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其中提及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的界线,“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具有法偿性,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流通过程中的灰色地带,也令人担心。联合国曾在报告中指出,泰达币等稳定币已成为东南亚洗钱和欺诈常用的支付方式之一。《全球虚拟货币犯罪态势及安全治理白皮书》给出的数据是,超五成的虚拟资产风险事件与稳定币有关。“沙盒名单”发布后,香港金管局也在咨询总结中表示,已意识到稳定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并将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

虽然京东稳定币尚未正式进入发行阶段,但这项目怎么看都充满风险,毕竟有些钱不是想挣就能挣到的。

低价转型一慢再慢

京东在电商大战中吃瘪已久,急需翻身的资本。

早些年,电商产业还是以天猫、京东为主的时候,竞争尚不像现在这般激烈,京东凭借3C数码品类打下的品质优势,抓住了中产们的消费心智,客单价也远高于同行。曾有福建的红木家具厂商在采访中表示,他们一把椅子在其他电商平台卖200-300元,放到京东上,再加入“进口原材料”“百年红木”等听着就很高端的关键词,价格立马能翻几倍。

伴随低价消费趋势袭来,京东展现出了不适,改革总比友商慢一拍。

这种“慢”,源于京东在实行低价战略时的内耗。

京东的商品分两种,一种是自营商品,即平台进货、平台销售;一种是第三方商品,即入驻商家自行打理生意,只需要交佣金和广告费给京东。

刘强东最初打算从第三方商品入手推行低价战略,因为如果强行压低自营商品的价格,相当于割自己肉。何况说服入驻商家降价很简单,只要给一点刺激,他们就会卷起来。

这一招按理说是可行的,因为淘宝、拼多多都是这么干的,但京东忽略了一点,自己的第三方商品体量较小。招商证券的数据显示,淘宝、拼多多、京东的商家数量分别是1亿+、4000万+、100万+,三者不在一个级别。

再看京东内部的商品营收比例,财报显示,2022年的服务收入仅占京东总营收的19.1%(入驻商家交给京东的费用归入服务收入中)。

同时,第三方商品业务还被自营业务打压着——一线部门之间的竞争,刘强东有时候管不到太多。一位京东员工曾在采访中表示,自营业务本着“自家人”的身份向来强势,以前就有过故意不给第三方商品业务流量、不给做促销的行为。

2023年年初,京东为拉高第三方商品的业绩,推出了“春晓计划”,内容包括降低商家的入驻门槛,简化入驻流程,针对新商家提供“零元试运营”等等。公司资源的倾斜,导致自营业务在2023年一季度营收较上一季度跌了24.4%。

自营业务不乐意了,开始搞采销直播来争夺流量。2023年京东11.11购物节期间,京东采销直播的总观看人数突破了3.8亿,有超过60个品牌的销售额突破了10亿元。第三方商品业务稍有起色的成绩,又被“拿回去了”。

业务部门之间的斗争,削弱了京东低价改革的效果。2020-2023年,京东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9.28%、27.59%、9.95%、3.7%。同一时期,拼多多营收同比增长率为97.37%、57.92%、38.97%、89.68%。京东慢了友商几十个百分点,以至于在2024年6月,刘强东忍不住高喊:“不努力不是我兄弟。”

近期,伴随价格战的反噬显现,电商产业的风向再度变化——企业们相继退出价格战。

媒体报道显示,2024年7月24日,抖音电商调整经营目标优先级,不再把“价格力”放在首位,下半年将重点追求GMV(成交额)增长;阿里旗下的淘天集团公开表示,2024年下半年将减少对“五星价格力”的依赖、弱化绝对低价的策略,重新回到GMV的流量分配逻辑。

但这次,京东又没跟上变化。今年7月中旬,京东上线全新的低价营销IP“京东超级18”,之后每个月将推出18元抢购千元、万元产品的促销活动,旨在把低价常态化。

一慢再慢,京东的市场位置也一退再退。

遥控的一号人物

无论是发行稳定币,还是常态化低价,如此重大的转型策略,肯定与远居海外的刘强东脱不了干系。

因为“京东没有二号人物”,这早在2018年就开始流传。同年刘强东试验高管轮岗制,把徐雷推上京东商城轮值CEO的位置,并在2021年任命其为集团总裁、2022年为集团CEO,此举被外界视为“培养二代管理者”的信号。刘强东高喊的那句“谁不服徐雷,就是不服我”,更是坐实了大众的猜想。

但“接班”仅13个月后,徐雷宣布因个人原因退休,京东再度“没有二号人物”。后来接任CEO位置的许冉并不被外界承认是“二号人物”,一位接近该公司的人士曾向媒体表示:“许冉是一名执行者,确保事情不超出预算。”

徐雷任CEO时正值疫情,京东零售业绩增长乏力实属在情理之中,2023年一季度营收仍有1.4%的微薄同比增长率,其算不上有功,但也无过。更何况,徐雷在京东一手创立了“618”大促、完成了京东PLUS会员体系创新,并在2018年临危受命站出来主持大局。

此局面的致因,归根结底是刘强东“不容二虎”。

2007-2018年间,刘强东尝试过三次放权。2007年他意识到企业要正规化,首先要抛弃“一人之下”的结构,于是招进了徐雷、王笑松、陈生强等一批高管。2013年他表示要歇一歇,并为结婚做准备。第三次就是2018年那场风波后把徐雷推到台前。

但每次放权后不久,刘强东又把权力收了回去。

比如2013年前后他明面说要赴美留学一段时间,实际上京东商城的大小事务仍要向他汇报、由他拍板;比如徐雷上任13个月后就火速退休;再如,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刘强东虽已辞去CEO职位并多在海外(主要是伦敦)生活,但直接下属被要求定期前往海外与他会面。“不是兄弟事件”后,刘强东被曝出频繁在业务群发60秒语音、不少C1/C2级别高管要坐飞机到迪拜直接向他汇报工作。

《中欧商业评论》甚至在2023年的一篇文章中,用到“蔑视”一词,“该如何形容刘强东对于管理层的态度呢?笔者词穷,一时找不到比‘蔑视’更为生动形象的”。

刘强东多年来的强势,导致了即便决策出错,下面也没人敢反对。甚至,没人会去思考他是不是对的。一位曾在京东管理层任职的受访者曾如此描述公司内部:“在京东,众多高管中没有谁进行过真正的思考。我与这些高管一同做过无数次的汇报,他们所考虑的完全是,老刘会如何看待这件事?”

2023年4月,京东的低价战略打得火热之时,独立咨询师毛茜在《京东困局》里写道:“业务困局的背后,都是组织困局。”

如今来看,京东玩弄稳定币,这句话依旧适用。

参考资料:

陀螺财经《京东发行稳定币的背后》

雷峰网《京东无战事》

远川研究所《京东困在低价里》

每日经济新闻《从“杀红眼”到“踩刹车”,电商低价策略不灵了?抖音、淘天有意重回GMV分配逻辑,京东硬刚到底》

品途商业评论《京东的“二号位”之辩:徐雷的浮沉和谢幕,刘强东的放权和收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