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从空间站撤离画面公布:经受1000多℃灼烧后,坠入太平洋

资讯 » 科技探索 2025-07-04

飞船的不同结局与任务结束的方式各不相同,特别是载人飞船与货运飞船的返航方式各有不同。载人飞船的返回舱一般会选择安全着陆,而货运飞船则可能会直接在大气层中烧毁。例如,神舟载人飞船、俄罗斯联盟号飞船以及“星际客机”都采用的是在陆地软着陆的方式,而美国的载人龙飞船则是选择直接掉入大海。

飞船撤离空间站的画面公布

目前,近地轨道上有两个主要的空间站——中国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它们的运行时间都已相当长久。这些空间站能够长期稳定运行,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定期发射货运飞船为其提供物资补给,包括航天员所需的食物、水、衣物、科学实验材料及推进剂等。货运飞船在完成任务后会撤离空间站,随后开始进入受控坠落阶段,经过一段独立飞行后,它们会被引导进入大气层并烧毁。

2024年11月21日,俄罗斯发射了“进步MS-29”货运飞船,为国际空间站提供了2000多公斤的货物,包括推进剂等。飞船在轨运行超过七个月后,于7月2日完成从“探索”号实验舱撤离的操作,俄罗斯航天集团随后公布了飞船撤离后的飞行画面。最后,这艘飞船再入大气层并坠落于太平洋南部。然而,由于飞船再入时经历了超过1000℃的高温,飞船大部分结构在高温灼烧下已经被烧毁,只有极少数耐高温的残骸得以掉入海中。

关于这些飞船在重返地球时可能掉落残骸的问题,尽管看起来似乎有些令人担忧,实际上,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非常低。无论是中国的天舟飞船,还是俄罗斯的联盟号,或其他国家的航天器,撤离后都不会随意重返地球。它们会在飞行过程中受到严格控制,因为飞船上通常还残留少量燃料,用于启动引擎和各类设备,从而确保飞船可以按计划在预定的地点、时间进入大气层,最后受控坠落至人迹罕至的海域,最大限度避免落到人口密集区。

天舟八号即将撤离

目前,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飞船包括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天舟八号自2024年11月15日发射以来,已经在轨飞行超过7个月,任务也接近尾声。自天舟六号起,新的货运飞船批次进行了升级,使得每艘天舟可以携带更多物资。这样,发射频率得以降低,每两年发射三艘货运飞船就足够支持空间站的运营。这一改变不仅提高了效率,还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

天舟飞船的升空周期也因此发生了变化,飞船的在轨时间由之前的约6个月延长至8个月左右。虽然天舟八号的撤离时间尚未公布,但根据飞行计划来看,其任务应很快进入尾声。事实上,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任务时间接近10个月,且由于受台风“摩羯”影响,飞船的发射时间有所调整。尽管发射时间有所变动,但由于新型天舟飞船的运载能力大幅提升,空间站依然能保持稳定运行。

货运飞船待命状态

可能有些网友会疑惑,为什么不仅神舟载人飞船有“发一备一”的模式,货运飞船也开始采取类似措施?事实上,最初我们并没有采用这种模式,但从天舟八号任务开始,长征七号火箭也配备了备用箭。这样,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在3个月内完成一次货运飞船的发射,确保空间站不受影响。

目前,发射场不仅有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待命,还准备了一艘备用的天舟货运飞船。若航天员需要紧急撤离,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可迅速发射,将航天员接回地球;如果天舟八号出现故障或物资不足,待命中的天舟货运飞船也能及时进行补给。

货运飞船的补给与任务

货运飞船不仅仅是为了补给物资,还承担着处理空间站内废弃物的任务。航天员会将空间站内的垃圾和废弃物打包在货运飞船上,随着飞船返回地球,在大气层中烧毁。这一过程不仅节省了垃圾处理的成本,还避免了这些废弃物在空间站内堆积的风险。

总的来说,货运飞船作为空间站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的“受控坠落”机制确保了飞船的残骸安全降落在无人区域,最大程度避免了对地球的潜在威胁。而天舟八号飞船的任务即将结束,它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完成最后的补给任务并准备撤离,接替它的是下一批次的新型天舟飞船,继续为空间站的顺利运行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