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挖到世界级铜矿,预估每年十亿美元收益,难怪中国地质大学也要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资讯 » 科技探索 2025-07-10

AI 看病、 AI 编程.....类似的 AI 改造各行各业的新闻相信大家都听了不少,眼下,似乎AI 的功劳簿上又要多加一笔了。此前KoBold metals公司利用AI技术在赞比亚发现世界级铜矿的故事引发关注,该公司通过AI模型,将找矿效率提升10倍、成本降低75%。尽管其在找矿过程中仍需人类专业判断,但这一成就展示了AI在矿业领域的巨大潜力,为传统矿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成功范例。站在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的风口,国内许多高校纷纷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其中就包括老牌的211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I掀起矿产勘探革命

矿产勘探在过去30年,成功率大幅下降,容易找到的矿产资源已经被发现,与之伴随的是极高的勘探风险。

增本降效,成为了勘探业的主旋律,KoBold metals出现带来了曙光。

去年,KoBold metals就在赞比亚的明戈巴项目(Mingombacopperproject)上发现了世界级巨型铜矿,成为了该国一个世纪以来最大的铜矿,预估每年可带来十亿美元的收益,持续数十年。

KoBold metals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硅谷。三位创始人分别拥有投资业,采矿业一线实践经验,专业背景涵盖物理学、应用数学以及地球科学。

专业人士的强强联手,结合AI趋势与美国政府产业战略,KoBold metals受到多方资本青睐,吸引了不少全球亿万富翁和投资机构的追捧。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KoBold metals在最新C轮中融资了5.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亿元)。

其前几轮融资分别为:2019年5月,完成A轮融资2000万美元;2022年2月,完成B轮融资1.93亿美元;2023年6月,完成B+轮融资1.95亿美元。

至本轮融资后,KoBold metals估值达到29.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6.5亿元)。

CEO KurtHouse宣布,KoBold metals将继续大力招募掌握传统技术的数据科学家和地质科学家,计划在3-5年内上市。

AI探矿:效率提升10倍,成本降低75%

所有应用都值得AI重做一遍,传统行业同样如此,只是进程的快慢。

在过去百年间,传统勘探业没有太大变革,而矿产资源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小觑,率先迎接变革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详细来讲,KoBold metals有三大黑科技:

1 .数据驱动勘探:

KoBold metals通过利用AI,能够处理和分析海量的地质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地球卫星拍摄的地质图片、激光地球扫描数据以及全球的地震波数据。

通过数据,KoBold metals构建起了精密的矿产分布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进一步利用飞机和卫星搭载的雷达对这些区域进行详细的遥感勘测。

大数据预测与实地地质数据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综合的数据集,输入到AI系统中进行深入分析,最终确认矿床的精确位置。

2.μ子探测器:

在确定矿床的精准位置之后,使用μ子探测器。这种技术类似于给大地拍摄X光片。

利用亚原子粒子μ子的穿透和衰减特性来探测地下结构,从而推断出地下物质的密度分布。

3.TerraShed数据库:

搜集到的地质数据建立了一个名为TerraShed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地球骨骼发育报告”。

它集成了公司在勘探前后期收集的大量地质报告、地图、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形成一个统一的地质信息视图。

TerraShed数据库还支持三维地质建模,将二维数据转换为三维空间模型,帮助地质学家更直观地观察地下的矿石分布情况。

据KurtHouse表示,TerraShed数据库蕴藏了全球约3%的可用地质数据。

据悉,2022年KoBold metals在加拿大北部魁北克,10个钻孔中有8个命中硫化镍矿化,成功率约为行业平均水平的10倍。

2023年,KoBold metals在韩国、澳大利亚、纳米比亚、加拿大魁北克和美国内华达州等地识别出潜在锂矿床。

同年9月,表示将在10年内于赞比亚的明戈巴项目开始生产铜和钴,投入约1.5亿美元加速勘探,额外研究于2024年完成。

时隔9月捷报传来,发现了上文提到的赞比亚铜矿。该项目一旦全面运营,预计每年至少生产30万吨铜,铜矿石品位超5%,远高于约0.6%的行业平均水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学院成立

站在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的风口,国内许多高校纷纷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其中就包括老牌的211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7月7日上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大会暨AI革新与数智驱动科教论坛隆重举行。学校党委书记雷涯邻、校长赵志丹,学校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成善、成秋明,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王仰华,北京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张大庆,学校副校长刘大锰、武雄出席大会。会议由校长赵志丹主持。

雷涯邻、赵志丹、王成善、成秋明、王仰华、张大庆共同为人工智能学院揭牌。

作为以地球科学为特色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是学校响应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围绕深地、深海、深空、极地等布局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学科交叉创新和传统地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部署。

人工智能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地理信息科学7个本科专业,共建控制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博士点,主建人工智能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点,形成以计算机与软件系、人工智能系、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地理信息科学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和实验教学中心为学科架构的“四系一部一中心”格局。

文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