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观念真的非常害人,很多人还在认为房价已经跌了这么久,应该不会再往下跌了。
我在这里奉劝大家,不要心存幻想,房价下跌是没有底的。
上个月我去沈阳调研,当地中介朋友给我看了组数据:贝壳平台挂牌的二手房超过22万套,而全市常住人口也就500多万。这意味着每23个市民手里就有一套房在卖。
更夸张的是,很多老小区近一年都没成交记录,比如铁西区某步梯房,业主从1.2万降到8000,三个月连一个看房电话都没接到。
这种现象背后是预期崩塌的连锁反应。2025年4月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里60个二手房价环比下跌,武汉、南京同比跌幅接近10%。
就像深圳小李那套房子,2020年300万买的,现在市价缩水45万,每月还得还1.2万房贷,活生生变成"负资产"。这种情况下,就算银行把商贷利率降到3.3%,大家还是不敢进场。
去年在郑州金水区采访时,我遇到位王阿姨。她2005年花2000块一平买的房子,现在挂牌5000都没人要。
"反正我成本低,就算跌到3000也不亏。"这种心态在老业主群体里特别普遍。
数据显示,郑州一些老破小价格已经跌回2005年水平,比如管城区某小区从1.4万跌到4800,而业主当年买入价才1800。
这种现象在南通更极端。中南世纪花城一期2008年首开价4200,2019年巅峰时炒到2.6万,现在又跌回8900,相当于坐了趟"过山车"。
为什么老房子敢这么降价?因为早期购房者成本极低,有的甚至是单位福利房,就算打三折抛售都能赚钱。
最让我震撼的是鹤岗的现状。上个月我实地走访发现,兴安台滨河南小区一套76平精装修房,首付只要2.3万,月供248元就能拿下。
整个鹤岗5月均价才1800,比2015年还低40%。这种情况并非孤例,湖南常德老城区部分小区一年跌了16%,而新城区次新房只跌6%。
流动性枯竭直接导致"价格失真"。深圳上周二手房成交1585套,但挂牌量仍有7.1万套,相当于每45套房抢一个买家。
更可怕的是,很多城市出现"鬼城"现象:沈阳某小区2000户住家,亮灯的不到200户,晚上进去跟恐怖片场景似的。
很多人觉得房价跌了30%就到底了,我给大家算笔账。假设一套2018年100万买的房子,首付30万贷款70万,利率5%。
如果现在房价跌到60万,贷款余额还有65万,相当于房子已经资不抵债。这时候就算房价再跌10%到54万,你还要补11万差额才能解套。
更关键的是心理预期。中指院调查显示,53%的人预期房价还会跌,只有17%认为会涨。这种情况下,抄底就像接飞刀。
去年有个粉丝听我的劝没买,结果半年后同一套房又跌了20%。现在他拿着现金在等,说要等到"恐慌性抛售"出现。
优先选择次新房:杭州同一地段新旧房价差达4倍,绿城留香园比隔壁小区贵2万/平,就因为品质好。未来房产价值会向优质资产集中。
警惕超大盘:南通华强城、中海碧林湾这些体量超5000户的小区,价格跌幅普遍超过60%。人多房多,踩踏风险大。
关注政策信号:重庆取消限售、深圳推动以旧换新,这些都是市场触底的信号。但要记住,政策只能延缓下跌,不能改变趋势。
最后我想说,楼市就像一场马拉松,现在才跑到半程。那些想着"抄底"的朋友,先问问自己能不能承受房价再跌50%的心理压力。
真正的机会,往往出现在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候。现在,显然还没到那个时候。
相关文章
2025-07-16178阅读
2025-07-16178阅读
2025-07-16178阅读
2025-07-16178阅读
2025-07-16178阅读
2025-07-16178阅读
2025-07-16178阅读
2025-07-16178阅读
2025-07-16178阅读
2025-07-1617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