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高楼或将停建,住宅“新标准”下,2类房子“吃香”了

资讯 » 房地产 2025-07-05

近年来,国内城市高耸入云的高层住宅鳞次栉比,其背后是开发商逐利的本能驱使。高层建筑在有限地块上最大化容积率,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与多层住宅有限的房源数量和收益形成鲜明对比。然而,高层住宅并非完美无瑕,其固有的缺陷正导致越来越多居民选择搬离。

首先,高昂的公摊面积令人诟病。多层住宅公摊面积通常在10?5%之间,而高层住宅则高达20?0%,甚至更高。更令人费解的是,业主们需要为这些实际并未享用的公摊面积支付物业费,这无疑加重了业主的经济负担。

其次,高层住宅的“高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结构和设备老化,一旦面临拆迁,则困难重重。高昂的拆迁成本和巨额的重建投资,使得开发商望而却步,甚至可能面临亏损,因此老旧高层住宅的拆迁几无可能。

再次,电梯依赖性是高层住宅的另一大痛点。上下楼依赖电梯,在高峰时段,漫长的等待时间令人抓狂。此外,电梯的频繁使用导致其易于老化,维修保养费用高昂,最终由业主承担,这无疑增加了业主的经济压力,驱使他们寻求更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

更令人担忧的是高层住宅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或地震,电梯故障将极大地阻碍逃生和救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层住宅的住户可以通过楼梯快速逃生,大大降低了人员伤亡的风险。

正是鉴于高层住宅的诸多弊端,2021年9月,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从2022年起,高层住宅建设需与当地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并作为重大公共建设项目报城市党委政府审定,实行责任终身制。

此举意味着中小城市高层住宅建设将面临巨大挑战,因为其消防救援能力普遍不足。未来,多数城市将以6层左右的多层住宅为主,高层住宅建设将受到严格限制,需经政府部门审批。

因此,从2022年起,“新规”之下,高层住宅建设将在许多城市停滞或大幅减少。那么,哪些类型的住宅将更受青睐呢?

首先,带电梯的多层住宅将成为市场新宠。它兼顾了出行便利和较低的公摊面积,同时在紧急情况下,即使电梯故障,也能确保住户快速疏散和及时救援,从而满足人们对安全和便捷的居住需求。

"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