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下跌过程还没过半,将持续到2027年?有可能吗?
楼市寒冬已经冻了三年,不少人盼着拐点快来,可高盛最新报告却泼了盆冷水:中国房价下跌才刚走了40%的路,要一直调到2027年底,全国房价总共可能跌30%左右。
这消息一出来,想买房子的、手里有房的都懵了到底该攥着钱等,还是现在就下手?
这份97页的报告是高盛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卓带头做的,分析了100个主要城市的房价数据,还参考了人口变化、政策效果和国外的经验。
报告里说,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这波下跌,现在只是刚开始,后面还有60%的路要走。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能印证:2025年5月,70个大中城市里,58个城市的新房价格环比下跌,62个同比下跌。一线城市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新房价格同比跌了3%到7%,二三线城市更惨,不少跌超10%。
为啥说下跌还没到头?高盛总结了五个原因。首先是人口,中国人口从2022年开始负增长,2025年上半年出生人口才376万,同比降了8.9%。
高盛预测到2027年,25-39岁的购房主力会少4200万,占这个年龄段总人口的15%,没人买房,房价自然撑不住。
其次是库存太多截至2025年5月,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有6.89亿平方米,去化周期超24个月,就算开发商不建新房子,现有的也得卖两年才能清完。
再加上居民杠杆率太高,2025年一季度居民部门债务和GDP之比到了63.5%,快赶上发达国家了。一线城市首套房首付降到20%,可房价收入比还有12倍,远超国际警戒线,普通人哪还有钱买房?
还有开发商的日子也不好过,2025年前5个月,前100名的房企销售额同比降了29.7%,只完成了年度目标的27.3%,到6月已有37家上市房企违约,涉及债务超2.7万亿元。为了回款,开发商只能不停降价,形成恶性循环。
参考国际经验也能看出日本、美国等国家房地产泡沫破裂后,调整周期通常要6-8年,中国这轮从2021年开始,才过了不到4年,按这节奏,至少得调到2027年。
房价下跌的影响已经蔓延到整个经济,房地产及上下游产业占GDP的25%左右,行业一萎缩,就业、消费、投资都受拖累。2025年一季度建筑业就业人口少了287万,水泥、钢材等建材价格比峰值时跌了40%以上。
政府也出台了200多项救市政策,像降首付、降利率、放松限购等,可效果越来越差,2025年初的政策只让市场回暖了不到两个月,之后成交量又缩了,价格接着跌。现在政策从“托市”变成“稳市”,只求跌得慢点,不是要让它涨回去。
这轮调整和以前不一样,过去政策一刺激房价就涨,可现在人口、债务、库存这些根本问题摆在那,光靠政策没用。高盛说,这不是感冒吃点药就好,是得长期调理的大问题。
当然不同城市情况不同,一线城市经济活、人往里面涌,累计跌幅可能在15-20%;杭州、南京这些强二线城市可能跌20-25%;
一般二线和三线城市可能跌30-35%;人口外流多的三四线城市,跌幅可能超40%。现在市场也是这样,2025年一线城市房价环比平均跌0.3%,三四线城市跌0.8%,差距还在拉大。
对普通购房者高盛建议别指望房价短期内大涨,买房就为了自己住,别想着投资赚钱,首次买房的可以再等等,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核心区的好房子更抗跌。
这份报告出来后争议不小有人觉得太悲观,说中国城镇化还有潜力;也有人认同,说人口变化挡不住,房地产要从增量时代变存量时代,未来五年房价可能先快跌再横盘。
不管高盛说的对不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肯定在变。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想明白这一点,可能就不会那么纠结了。你觉得楼市以后会怎么样?
本文章由齐家小编整理发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2025-07-120阅读
2025-07-120阅读
2025-07-110阅读
2025-07-110阅读
2025-07-110阅读
2025-07-110阅读
2025-07-110阅读
2025-07-110阅读
2025-07-110阅读
2025-07-110阅读